我国的教育目的.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1.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2.意义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例如: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三个层次:1.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2.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3.教学目标(课程或教学的)1.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这二者都含有“为谁(哪个阶级、哪个社会)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的更多些。教育目的一般只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例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所强调的主旨。强调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是我国的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宏观):a.社会依据一是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b.人的依据一是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二是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3)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价值取向,涉及的基本问题是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a.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b.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与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相对应,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2.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都必须研究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就越容易操作,越评估和改进。布鲁姆的目标分类体系二、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78年,在第五届人大会议通过的宪法的表述:”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为”九十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明确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在这里,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