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解析).docx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PAGE1/NUMPAGES1

山东省部分地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解析)

古代诗歌阅读

山东省莱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古代诗歌鉴赏。

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注]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本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在黄州结识的好友。歧亭:在今湖北麻城,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诗人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是一片嫩绿。

B.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既拟写了溪流潺潺之声,又描写了小草新绿之色,写出了春的生机。

C.颈联是写送别的情形,用“留”“待”两字表述了朋友们为其饯行的深情厚谊。

D.尾联的“细雨梅花正断魂”,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悲伤心情。

13.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尾联貌似与送别没多大关系,实际却紧扣送别,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得猫於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陆游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①,氍毹②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一)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③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①薄荷时时醉:据《本草衍义》记载,“薄荷,猫食之即醉,物相感尔。”②氍毹:毛织的布或地毯。③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诗首联似谜语,将猫与虎、驹相比,形象地描摹出雪儿的形态特点,赞其活泼矫健。

B.后诗前两句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均扣住“风雨大作”,交代写作背景。

C.“氍毹夜夜温”与“蛮毡暖”场景相似,表现了诗人与猫之间相依相伴的亲密无间。

D.两首诗既是诗人对自己晚年日常生活的描绘,也是托物言志,借咏猫表述诗人志向。

15.两首诗的结尾虽然都写与猫相伴,但其主要情感有细微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老①

杜甫

野老②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③?

王师未报收东郡④,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刚在成都西郊草堂定居下来时。②野老:杜甫自称。③琴台:成都名胜,相传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这里代指成都。④东郡:指洛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从草堂前江边返回,柴门虽方位不正,却正好迎江而开,清江一曲的美景尽收眼底。

B.颔联写野望之景,出语纯真自然,渔民们欢快地下网捕鱼,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纷纷在此靠岸。

C.颈联“长路”承“贾客船”而来,承接自然;“片云”用以自喻,这一句借云抒情,深婉含蓄。

D.尾联想到洛阳至今尚未光复,听到萧瑟秋风中传来的画角声,心生哀愁,以此作结,余味无穷。

16.有人评价,诗的前四句所写之景,恰如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诗的后四句仍未脱离写景,但这时又进入了“有我之境”。请对这首诗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做具体赏析。

山东省高密市三中(创新学院)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注]

白居易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

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考中的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联自叙攻读和及第的经历,借“十年”和“一上”的对比表述感情。

B.“擢第”一联表述了诗人不看重功名利禄,更看重家乡父老的情谊。

C.“时辈”句呼应题目中的“诸同年”,“送我”句交代“留别”的原因。

D.“轩车”一联写离歌声中乘车出发时的情景,视听结合,富于动感。

16.“及第”和“留别”让本诗呈现了两种看似矛盾的感情,诗人是怎样处理这两种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实验高级中学20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盒子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