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5《守株待兔》教案.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5《守株待兔》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下语文第二单元《守株待兔》

一、教材解析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又是篇文言文,出自《韩非子·五蠹》。讲一个农夫碰巧得到一只撞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住树桩等待巧事再出现,结果兔子捡到却被人笑话。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心存侥幸,想不劳无获,只会一事无成;还告诉我们不能抱着旧有的狭隘经验不放,要能够灵活变通。

课文短小精悍,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共39个字,5句话。前三句讲起因:第一句介绍“守株待兔的”的人,第二句写“株”,第三句写“兔”。第四句交代“守株待兔”的经过。最后一句写结果。简练的短句,精美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课文右侧设有“注释”栏,标注课文出处和六个字的解释;下方配有水墨插画,形象表现“守株待兔”的场景。“注释”和“插画”皆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有力支架。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会识“宋”“耕”“释”“冀”等4个生字,会写“耕”“释”“守”“宋”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寓意。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寓意,能发表不同的见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故事,导入新课

1.看图猜故事:教师出示两幅图,分别是《狐假虎威》和《坐井观天》。学生说出故事名。

2.揭示文体:《狐假虎威》《坐井观天》都是寓言故事。(课件出示:寓言)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寓言。(含有深刻道理的故事)

3.理解文题:(出示课题与插图)指名读题。齐读课题。让学生结合插图说题意。引导看图理解:守,守候;株,树桩;待,等待。

4.板书课题:“守”,要“寸”步不离;“株”是形声字,和树木有关;“待”双人旁;“兔”是象形字,短尾巴别忘记。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以图为媒,引出寓言、理解课题,直观形象,学生喜闻乐见。一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二能帮助学生将旧知与即将认识的“寓言”这一文体瞬间无痕链接,巧妙自然。】

二、正音通文句,理解文意

1.激发阅读兴趣:你们听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吗?不过今天我们要读的文言文,是距今2200多年前的韩非所写,出自《韩非子·五蠹》。瞧,虽只有五句话,39个字。要想读好还是不容易的,有信心读好吗?

【设计意图:好的语文教学不拒绝讲解。此处激趣的寥寥数语,教师对文本做了极为必要的“三讲”:一讲文体,让学生明白课文为古文;二讲篇幅,明白文章短小;三讲难度,明白挑战。让孩子们明明白白地走进文本,积极的学习情绪被有效激发。】

2.落实读准字音:

出示要求:

检查读文。提醒:朗读文言文速度要慢一点。相机正音。重点指导生字字音和多音字“为”。

3.落实读准节奏:

出示要求:

(1)范读引领。读好文言文还要注意标点,逗号、句号停顿时长不同;有的句子没加标点,中间也要停顿。竖起耳朵,听老师读。

(2)自读练习。像老师这样朗读,在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画上停顿符号“/”。

(3)检查读通。老师要请读得最专心的同学读,其他同学在心里读。(出示)重点指导第四句。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小结:反复朗读,边读边想也能读准停顿。齐读。

【设计意图:这两层的“读”属于保底的读,力求扎实到位。读有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连,既分解了教的目标,又明确了学的方向;读有方法:借助拼音,注意标点,标出停顿,像老师那样读,既有引领示范与充分练习,又保证学有路径;读有反馈:针对易错字音、有难度的长句再读训练指导,既突破难点,又确保人人初读达标。】

4.落实理解文意:

(1)温故知新,自主先学

回顾:学习《司马光》,你用了哪些小妙招理解文言文?

出示要求:

(2)集中交流,反馈点拨

第一步:组词法学前两句:“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①指名说句意。

②给“宋”“耕”扩词。确定文中选词:宋国,耕地。

③交流“耕”字的记法。(出示:耕耒井)“耕”字里面藏图画,看出图就记住了它。

出示古文字:“耕”“耒”“井”;学生从插图找“耒”,出示“井田”图。鼓励学生发现并说出字和图的联系。(“耒”是木头上装齿的农具;“井”在这里指井田。)

学生做手拿“耒”干活的动作,体会“耕”的意思(用农具给田松土)。“耕者”就是——在田里耕种的人,叫农民或农夫。

②带着理解读好句子。

③出示:理解文意小妙招:给字组词,放进文中。

【设计意图:组词法文意后,又深“耕”一层。围绕“耕”字,引入字理识字,首先分解“耕”字结构,接着图与文字对照学习象形字“耒”字、了解“井”的引申义“井田”,然后让表演持“耒”而“耕”的动作。追本溯源,步步深入,有趣、有效。】

第二步:展开想象解第三句:“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①组织学生描述读这句话看到的画面。(一只兔子跑得太快撞到了那个树桩上,脖子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