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干扰素α1b治疗黑色素瘤专家共识(2024版).pptx

人干扰素α1b治疗黑色素瘤专家共识(2024版).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干扰素a1b治疗黑色素瘤

专家共识

(2024版)

·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转移率、复发率及死亡率较高。全球癌症数据库(GLOBOCAN)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病例约325000例,占当年新增肿瘤总量的1.7%。男性年龄标化发病率为3.8/10万,女性为3.0/10万[1]。2017年我国黑色素瘤新发病例估计为16073例,年龄标化发病率为0.9/10万,当年总患病人数估计为109316例[2],致死病例估计为5088例,年龄标化死亡率为0.3/10万[2]。

·我国黑色素瘤的主要亚型为肢端型和黏膜型,肢端型占60%以上[3],其与非肢端皮

肤型(以下简称皮肤型)黑色素瘤在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上均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发病部位隐匿或疾病诊疗滞后,有37.9%的汉族患者初诊即为晚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黑色素瘤分期临床Ⅲ及IV期),Ⅲ及IV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8.4%及4.6%[3],低于欧美白种人[4]。

前言

(一)IFNa1b分子结构

·根据分泌干扰素的细胞类型及细胞膜表面结合受体类型的差异,干扰素分为I型、Ⅱ型及Ⅲ型。I型干扰素包括IFNα、IFNβ、IFNe、IFNk及IFNw,同属细胞因子家族。IFNa编码基因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编码165或166个氨基酸的多肽链。

·人白细胞经病毒诱导产生的干扰素以α1型及a2型为主。由于个别核苷酸的不同,a1型及a2型分别有3个等位基因,即αla、α1b、a1c和a2a、a2b、a2c,其表达的干扰素有1或2个氨基酸的差异。

·IFNa1与IFNa2相比,基因同源性为80%,有29个氨基酸不同,且空间结构也有差异[19-20]。虽然同为天然免疫反应的主要成分,IFNα1分子结构特殊,基因重组技术难度大。我国科学家侯云德院士首先从健康人脐血白细胞中成功克隆获得了hIFNa1b,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I类新药[21]。本共识介绍IFNa1b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IFNa1b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二)IFNa1b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IFNa的抗肿瘤作用包括强效免疫调节、抗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22-23]。免疫调节是IFNa最主要的抗肿瘤机制,可促进树突细胞成熟、迁移及存活,提高其抗原提呈水平[24-26]。

·IFNa可增强T细胞杀伤毒性,上调颗粒酶及穿孔素分泌水平,促进宿主对肿瘤

的免疫应答向Th1型转变,并可诱导Th1型淋巴细胞在肿瘤组织中浸润[27-29]。

IFNa可提高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存活率[30],促进巨噬细胞分泌如白细胞介

素1β及白细胞介素18等促炎因子,下调调节性T细胞活性及免疫负向调控水

平[31-32]。

IFNa1b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尽管IFNa1与IFNa2结合于相同细胞受体,但可能由于它们以不完全相同的氨

基酸序列、结构和/或配体浓度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导致两者最终的生物学效应不完全相同[20,33-37]。此外,15μg/m²IFNa1b即可在转录水平上调节患者血清中干扰素诱导基因产物表达量,是IFNa2所需剂量水平的1/50[38]。

·冯晨等[39]报道,与同等剂量IFNa2b相比,IFNa1b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

具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可抑制A375细胞迁移并诱导其凋亡。Liu等[40]研究发现,高剂量IFNα1b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优于IFNa2b,且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性;但IFNa1b与IFNa2b对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自然杀伤T细胞的活化作用无显著差异。人乳腺癌及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证实,与血管抑制素/内皮抑素相比,IFNa1具有更强的抗肿瘤和抗中瘤血管生成作用[41-42]。

IFNa1b抗中瘤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三)hIFNa1b药代动力学、活性测定及剂量换算

·临床研究显示,hIFNa1b的最高血清浓度出现在第1次给药后3h;平均

药物半衰期与剂量无关,为(7.0±1.0)h[38]。

·在小牛肾传代细胞(MDBK)测定体系中,hIFNα1b比活性为每毫克蛋白

含1×108~2×108国际单位,与在人羊膜细胞(WISH株)测定体系中检测结果,即每毫克蛋白含1×107~2×107国际单位相比有差异,

为避免混淆,建议以重量(μg)而非国际单位来表示hIFNa1b剂量。

IFNa1b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友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