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刘克庄)(含解析).docxVIP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刘克庄)(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刘克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山甫①铨试②二首并寄强甫(其一)

刘克庄

二昆南北各驱驰,季复随群试有司。

蕃衍皆因先世积,荒嬉端为乃翁慈。

争名古有笞儿语,任运吾无责子诗③。

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

【注】①山甫:山甫、强甫均为诗人的儿子。②铨试:王安石变法时改革了选官制度,规定自熙宁四年(1071)起,铨试不再考试诗赋,而是代之以试断公案、时议或律义,合格者方可到地方任官。③责子诗:陶渊明曾作《责子》诗,诗中列数儿子们的不足,结尾有云:“天运苟如此,且尽杯中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甫、强甫兄弟二人各在一方,山甫参加铨试,诗人写此诗相赠。

B.颈联“争名”与“任运”构成对比,二者并举更能凸显出诗人的态度。

C.诗人在尾联宽慰山甫万一铨试没有选中,依然采蒲裹粽等其归来。

D.此诗力避说教,十分亲切自然,字里行间可见诗人对儿子的关怀。

2.“荒嬉端为乃翁慈”和“任运吾无责子诗”二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南宋·刘克庄①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元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注】①刘克庄,南宋词人,其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已濒临覆亡的边缘。②银阙:仙人或天帝所居住的宫殿。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首词立意精巧,构思新奇,想象大胆,气势飞动,兼具豪迈的风格与浪漫主义色彩。

B.首句作者想象自己借着高风与快浪,骑着蟾蜍,在万里夜空中遨游的情景,想象奇特。

C.“曾识姮娥真体态”一句,姮娥就是嫦娥,“曾”字表明原来就与天上的嫦娥相识。

D.“身游”和“俯看”两句,诗人想象自己已飞到月宫,站在月宫之中,俯瞰人间胜景。

4.请分析“积气蒙蒙”与“凉风”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维扬作①

刘克庄

辽鹤②重来,不见繁华,只见凋残。甚都无人诵,何郎诗句③,也无人报,书记平安④。闾里俱非,江山略是,纵有高楼莫倚栏。沉吟处,但萤飞草际,雁起芦间。

不辞露宿风餐。怕万里归来双鬓斑。算这边赢得,黑貂裘敝,那边输了,翡翠衾寒。檄草流传,吟笺倚阁,开到琼花亦懒看。君记取,向中州差乐,塞地无欢。

[注]①嘉定十一年金兵侵宋,宋下诏伐金,词人投笔从戎,随尚书李珏巡边至扬州。②辽鹤:《搜神后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后化鹤归辽。③何郎:南朝何逊。何逊曾在扬州任职,作诗清雅,多为名流所称。④杜牧在维扬帅牛奇章幕,多微服逸游。为防不测,牛奇章派人暗随并报告,报帖云:“杜书记平善。”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用“辽鹤”的典故,既表明词人重回扬州之事,也引起了繁华不再的慨叹。

B.“甚都……平安”写故友如今已不在,无人赏识自己,主要表达世无知音的孤独。

C.“露宿风餐”写出辛苦之状,而“不辞”则将情感振起,表现昂扬向上的情绪。

D.词人情绪先抑后扬,下片以“这边”“那边”对举,显示出词人的抱负和襟怀。

6.本词与姜夔的《扬州慢》都写了扬州残破的景象,请简要概括二者的不同用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暮春一首

刘克庄

谢馆王亭安在哉,荒村亦自有池台。

苦嫌野蔓萦纡竹,甚爱残花点缀苔。

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回。

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谢馆王亭”引出“荒村”,以表达远离繁华的无限落寞之情。

B.颔联紧紧承接上联,描绘出池台周围野蔓萦竹、残花缀苔的暮春之景。

C.颈联用了多种手法来表达欢乐会随春天而去与老来生病一样无法改变。

D.本诗将景、情、理巧妙地融为一体,情景交融、理趣盎然、耐人寻味。

8.写暮春之景,易生伤春之情,诗人却作旷达语。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丁巳中秋

宋·刘克庄

说与行云,且撋就①、嫦娥今夕。俄变见、金蛇②能紫,玉蟾能白。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想天寒、桂老已吹香。堪攀摘。

湘妃远,谁鸣瑟。桓伊去,谁横笛。叹素光如旧,朱颜非昔。老去欢悰无奈减,向来酒量常嫌窄。倩何人、天外挽冰轮,应留得。

【注】①撋就:温存体贴。②金蛇:比喻雷电之光。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上阕,写中秋之夜由电闪雷鸣、乌云密布到行云消散、月色皎洁的天气变化。

B.“想天寒”三句,将视线由阔大之景转移到眼前飘香的桂树,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C.下阕借用湘妃和桓伊两个典故,既写出了词人的现实处境,又丰富了词作的内涵。

D.古代诗人对月有着特殊的情结,本词中“嫦娥”“玉蟾”“冰轮”都是月亮的美称。

10.本词与张孝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