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基础.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科学进展2024,Vol.32,No.1,131–137©2024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10.3724/SP.J.1042.2024.00131

人际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基础*

董婉欣于文汶谢慧张丹丹

(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66)

摘要人际情绪调节是社会互动一方有意改变另一方情绪状态的过程,它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关

系发展,并且具有不同于自我情绪调节的独特优势。近年已有不少脑成像研究考察了人际情绪调节,在一定程

度上揭示了该过程的脑神经基础:人际情绪调节涉及心智化系统(楔前叶、颞顶联合区、内侧前额叶等)、情绪

反应系统(杏仁核、脑岛等)和情绪调控系统(外侧前额叶、腹内侧前额叶、扣带回等),其中心智化系统是不同

于自我情绪调节的特异性脑区。未来研究可纳入不同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脑观测技术与脑调控技术相结合,

从单脑和双脑两个层面对人际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深入探讨,为人际情绪调节在应用领域的实施和推广

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情绪调节,人际情绪调节,心智化系统,超扫描

分类号B842;B845

和向内型两类(Gross,2015;ZakiWilliams,

1引言

2013)。个体主动调节他人情绪的过程称为向外型

作为一种重要的适应性功能,情绪调节对心(extrinsic)情绪调节,而个体通过与他人互动以调

理健康的维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McRae节自身情绪的过程称为向内型(intrinsic)情绪调

Gross,2020)。近几十年来,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节。人际情绪调节具有两个关键特征:第一,需通

机制得到了广泛研究,但绝大多数仅关注个体对过社会互动实现,方式包括抚摸、握手、拥抱等

自身情绪状态的调节,即自我情绪调节(intrapersonal具有社交意义的肢体动作以及以口头或书面形式

emotionregulation;例如Lietal.,2022;Zhaoetal.,向被调节者传达调节策略(Niven,2017);第二,

2021;高可翔等,2023)。只有少数研究者意识到调节者具有明确的情绪调节目标,采用有意图、

情绪调节的另一形式——人际情绪调节(interpersonal主动控制的调节方式,主动增强或减弱被调节者

emotionregulation)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正性或负性情绪反应(NozakiMikolajczak,2020)。

(Nivenetal.,2009;Rimé,2007)。直到2013年前后,明确以上两点特征有助于将人际情绪调节与社会

研究者们才开始关注和直接考察人际情绪调节的支持(例如牵手、陪伴)区别开来,后者虽然也具有

认知神经机制(Hallametal.,2014;Reecketal.,社会互动特性和抚慰情绪的作用,但缺乏外显主

2016)。动的情绪调节目标和调节过程。

人际情绪调节也称为社会情绪调节,指互动良好的人际情绪调节能力对心理健康的改善

的一方(调节者)有意地改变另一方(被调节者)情和维持非常重要(Zaki,2020)。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芋痕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