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诊治专家共识(2021全文).doc

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诊治专家共识(2021全文).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诊治专家共识(2021全文)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统称。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少数见于肠系膜静脉、上肢静脉、颈静脉或颅内静脉系统;若血栓脱落阻滞于肺动脉则会导致PE。孕产妇发生DVT、PE的风险以及因VTE导致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高龄孕产妇、肥胖和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日趋增多,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筛查VTE的高危因素并进行早期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然而,我国不同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对VTE的防治策略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制定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防治规范尤为必要。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参考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2]、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RoyalCollegeofObstetriciansandGynaecologists,RCOG)[1,3]、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SocietyofObstetriciansandGynaecologistsofCanada,SOGC)[4]、澳大利亚昆士兰卫生组织(QueenslandHealth,QLD)[5]、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mericanCollegeofObstetriciansandGynecologists,ACOG)[6]、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ACCP)[7]等制定的VTE防治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结合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据和我国实际情况,组织全国的产科专家多次讨论并编写我国首个《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诊治专家共识》,旨在指导和规范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筛查、诊断、治疗及预防。

一、妊娠期及产褥期VTE概述

(一)VTE的流行病学现状

与非妊娠妇女相比,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发病率增加4~5倍[8]。国外数据显示,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总发生率为0.6/1000~1.8/1000,其中分娩后第1周是发病风险最高的时期[9‐10]。妊娠期及产褥期VTE中,DVT占75%~80%,发生率为1.0/1000~1.3/1000,PE的发生率为0.2/1000~0.4/1000[8]。中国香港玛丽医院的数据显示,DVT的发生率为0.4/1000,PE的发生率为0.07/1000[11]。

(二)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发病机制及相关风险因素

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发生、发展与该时期特殊的生理和解剖学变化密切相关,这些变化会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包括雌、孕激素水平升高,凝血系统的改变(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等促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因子蛋白S、蛋白C等减少),血小板功能活化,血液瘀滞,血管损伤,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和盆腔静脉,妊娠期和产后活动能力下降等。以上改变使机体具备了VTE形成的“三要素”(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血管壁受损),从而增加了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风险。

VTE的发生与许多危险因素相关,在妊娠期及产褥期生理性改变的基础上若再合并相关的危险因素,发生VTE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根据不同危险因素的特征,归纳为四大类:(1)VTE或VTE史:包括既往有VTE病史、经过治疗后目前仍存在的VTE等;(2)存在与VTE发病相关的合并症:活动性自身免疫性或炎症性疾病、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1型糖尿病肾病、镰状细胞病、恶性肿瘤等;(3)暂时性危险因素:妊娠期间外科手术、妊娠剧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4)产科及其他危险因素:VTE家族史、高龄、产次、肥胖、截瘫或长时间制动、全身性感染、多胎妊娠、子痫前期、剖宫产术、产程延长、死胎、严重产后出血或大量输血等。

二、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诊断

约90%的妊娠期及产褥期DVT发生在左下肢,且以髂静脉和股静脉为主[12]。多数DVT患者早期无症状或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早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患侧下肢疼痛、肿胀,伴或不伴皮温升高和红肿。髂静脉血栓形成除了下肢肿胀外,可伴或不伴腰腹部、臀部或背部疼痛。患侧的小腿围与对侧相差>2cm时,应高度警惕DVT的发生[13]。少数患者出现颈部胀痛、头痛、意识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要警惕颈静脉和颅内静脉系统的栓塞。DVT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但一旦出现下肢疼痛、肿胀等情况时应引起警惕,应与妊娠期及产褥期的生理性

文档评论(0)

159****30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赶紧 下载啊啊啊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