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3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VIP

北京市西城区2023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 城 区 高 三 统 一 测 试 试 卷 历 史 2023.3 本试卷共 9页,100分。 考试时长 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1.有学者指出:制度本身不是孤立的,制度之间的互动作用远远大于单个制度的叠加。下 列选项符合此认识的是 ①分封制 宗法制 井田制 ②羁縻制 猛安谋克制 奏折制 ③租调制 均田制 三长制 ④世官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西汉末年,长安城内扩建太学,并设置“槐市”。“列槐树数百行为隧,无墙屋,诸生朔 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磐乐器,相与买卖。雍雍揖让,论义槐下。” “槐市”的设立 ①为读书人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场所 ②说明政府鼓励士人经商获利 ③意味着都城坊市分区制度的瓦解 ④有利于书籍流通与文化传播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3.下图是出土于北魏某贵族墓的木板漆画(局部),表现了班婕好知书达理、婉言谢绝与汉 成帝同辇出行的故事。内容取材自西汉史书《列女传》,此题材也出现在东晋顾恺之的 《女史箴图》中。该文物 高三历史 第 1 页(共 11 页) ①是研究古代绘画和漆器的重要史料②佐证了古代统治者都重视社会教化 ③折射了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文化交融④反映出律令儒家化维护了三纲五常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范)文正公自政府出,归乡”,买下良田千亩,“号曰义田,以济养群族”,又设义宅、 义学,教养咸备。后人赞之曰:“自家而国,则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可知已。”此后,颇多士大夫仿效,政府还减免了一些义田的赋税及差役。这反映了宋朝 ①社会治理主要由政府实施②宗族的救助方式较为多样 ③士大夫阶层具有家国情怀④政府对社会救济给予鼓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元代中书右丞卢世荣奏请实行由官方出钱出船、委托商人经营的“官本船”政策,“于泉、 杭二州立市舶都转运司……有其利七,商有其三。禁私泛海者,拘其先所蓄宝货,官买 之。”元世祖下令“从速施行”。该政策 A.促进了大运河的重新开通 B.通过官营海外贸易以增加财政收入 C.表明元朝走向了闭关自守 D.开创了官督商办的股份制经营形式 6.1848 年,徐继畬撰成《瀛衰志略》一书。以下是摘编自该书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近 代早期有识之士 ①增加了国人对西方史地知识的了解 高三历史 第 2 页(共 11 页) ②提出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③已经关注到英国进行殖民侵略活动 ④主张借鉴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 1880年,有官员上奏“请变总理衙门之法”;1898年,刑部郎中沈瑞琳上递条陈,建议 遵循各国惯例将总理衙门改为外部,定设专官;1901 年,因列强提出议和条件,清廷发 布上谕,宣布外务部成立,班列六部之前,“特设员缺,以专责成”。以上材料可用于阐 述 A.戊戌维新运动的成果 B.晚清外交制度改革的历程 C.清廷中央权力的下移 D.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8.1942 年 10 月,某报刊“择当前重要问题”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参与者“遍及农工商 学军政各界及男女老幼同胞”。部分问题与结果统计如下:以上信息反映出 ①民众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 ②国内外形势变化增强中国抗战信心 ③社会各界呼吁成立联合政府 ④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时机已成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9.1949 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此后, 各地纷纷响应。至 1959年,全国兴修了 5200 多座烈士陵园、公墓等纪念性设施。此外, 还积极举行纪念仪式、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并制定烈士褒扬抚恤的政策法规。这些举措 ①践行了“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号召 ②激发了人民保家卫国、建设祖国的热情 ③有助于培育爱国奉献的社会价值观 ④初步奠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10.下图是某学者针对中国 20世纪 70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绘制的示意图。对此理解正 确的是 高三历史 第 3 页(共 11 页) A.经济改革源于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 C.改革侧重于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 D.我国因此形成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11.公元 2 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描述罗马城:“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 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 里汇合。”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罗马的商品有 ①丝绸和象牙 ②罗盘和望远镜 ③番茄和玉米 ④铁器和马匹 A.①②B.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