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东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二轮专题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检精品.pdf

2023山东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二轮专题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检精品.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 山东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15 小题,每题3 分,共计45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022 山东枣庄三模)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历史,主要体现在世界交往普遍发展基础上的劳动方式的 改变。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缩影,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是劳动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这揭示了 (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源 B. 闭关自守导致传统贸易体系解体 C. 中国对外交往趋向近代化 D.开埠通商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冲击 2.(2022 辽宁大连一模)战前中外贸易由行商控制。五口通商后,外人虽可自由选择商人交易,仍须通 过买办。(买办)除了经办本埠业务,且不时深入内地,收购茶、丝,推销进口商品,转手之间,千金可致。 自是沿海人民“争附洋人”,不少人成为巨富,但亦因与外人接触,而习于西事。买办的出现( ) A.体现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特征 B.不利于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 C.直接导致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D. 引发了崇洋媚外的社会思潮 3.(2022 山东德州二模)太平军创兴之时,实行人无私财原则的圣库供给制度。定都天京后,把城市人 民的经济生活也纳入圣库的供给范围。这一做法旨在( ) A.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 B.保障太平军的供给 C.满足民众生活的需求 D.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4.(2022 安徽定远模拟预测)太平天国政权曾在其控制地区实行“招业收租”和“代业收租”政策。“招业 收租”就是号召逃亡的业主回乡收租,“代业收租”即太平天国地方政府成立专门机构代替业主收租。 这表明( ) A.土地政策根本没实行 B.未彻底改变生产关系 C.政权的性质发生改变 D.没有进行反封建斗争 5.(2022 北京东城一模)1881 年,清廷开始通过电报对地方下达谕旨。某年清廷宣战上谕,被上海电报 总局督办盛宣怀与南方督抚们商议后决定“廿六等日明旨二道……致碍东南大局”“飞饬各局,不准宣 扬”。这反映了( ) A.湘淮系官僚集团开始崛起 B.维新变法受到守旧派阻挠 C. 中央集权遭到了严重削弱 1 D. 中枢行政机构发生了变化 6.(2022 山东济南期末)1864 年以后, 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有60 多人做到督抚位置,慈禧在任命江 南各省的巡抚、布政使均会征求曾国藩的意见。1868 年,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 总督。据此可知( ) A.地方势力有尾大不掉之势 B. 内忧外患导致清廷人事动荡 C.清政府中央权威相对稳固 D.洋务运动得到朝廷大力支持 7.(2022 山东泰安二模)梁启超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 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段话实际上 揭示了( ) A.辛亥革命毫无建树 B. 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8.(2022 四川雅安三模)武昌起义后,鄂、湘等省用十八星旗,代表那时中国的十八省;江、浙、皖等多 省用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粤、桂、闽数省用青天白日旗,代表光明正照自由平 等。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各地价值观念趋同 B. 民主共和成为潮流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革命 目标已经实现 9.(2022 江西南昌三模)1950 年 11 月,政务院通过并发布 《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条例强调,城市 郊区土地改革完成后,对分得国有土地的农民, 由市人民政府发给国有土地使用证,保障农民对该项土 地的使用权;对私有农业土地者发给土地所有证,保障其土地所有权。该条例内容( ) A.属于社会主义改造 B. 旨在改变土地所有制 C.助推农业经济恢复 D.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 10.(2022 全国模拟预测)1931 年通过的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提出了没 收地主、富农全部土地,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土地政策 调整为没收富农出租的土地,保留其自己经营的土地、商业和其他财产。这种调整(

文档评论(0)

135****5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