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两汉辞赋优质教学课件.pptx

《中国古代文学史》两汉辞赋优质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rt.01两汉辞赋 01ONE汉赋的产生与发展 汉赋的产生与发展一代之盛渊源政治导向分类(发展过程) 先秦:屈原、宋玉45篇汉:七十四家 959篇《汉书》赋1004篇 渊 源《诗》:赋的手法 —— 铺陈精神歌颂讽谏—— “劝百讽一”《骚》:骚体赋散体赋超现实主义雍容华丽 劝百讽一语出杨雄《法言》。“劝”是鼓励、提倡之意,“讽”是讽谏。“劝百讽一”是说二者在赋中所占比例的悬殊。杨雄认为汉赋应对统治者进行讽谕使之归于节俭,但赋中却总是用极大篇幅铺叙他们的奢侈享乐,仅在结尾处流露一点讽谕之意,甚至适得其反,助长奢侈心理。“劝百讽一”之说虽是出于批评之意,却从本质上揭示了汉大赋的整体特征。 政治导向:政治繁荣——需要讴歌愿意讴歌帝王偏好——鼓励辞赋创作 政治汉初贾谊、枚乘等仍有策士风;逮武帝时藩王失势,中央集权定型,裁抑游说之风,遂无驰骋政见之可能,转而作艺术之赋,由纵横家退为赋家。国势和经济初年赋家所处郡国多富;后来武帝一朝鼎盛,强盛的现实极大的开阔了文人的胸襟和视野,为他们提供了创作素材。生活富裕,故竞逐财货,种种游乐玩好,甚或有求仙之举。 汉 赋“赋”的含义:01“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03“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文心雕龙? 诠赋》)。02“赋者,古诗之流也”(班固《两都赋序》)。04“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 汉赋是汉朝流行的主要文学体裁,由《楚辞》发展而来,吸收了荀子《赋篇》的体制,外加纵横家的夸张手法,形成一种兼有诗歌与散文特征的文学形式。有大赋与小赋之分,大赋多写宫廷生活,小赋富于抒情描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辞藻华丽,笔势夸张,好堆砌冷僻之字,表面富丽而艰深难读,是汉赋的特色。 笔记二、文体特征1、音律:有音节,不入乐。 “不歌而诵谓之赋”。韵文而摆脱音乐的束缚,有以启发后代声律之学。2、体式:骈散不拘,韵否不定。类似散、骈、韵之混合。后代发展,六朝至唐尚骈,则为骈赋、律赋;宋以后尚散,则为文赋。3、风格:铺张扬厉,夸饰奇丽曹丕所谓“诗赋欲丽 ”;《文心》所谓“极声貌以穷文”;《上林》所谓“巨丽”。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记司马相如语:“合綦qí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刘熙载《艺概赋概》:“赋取乎丽,而丽非奇不显,是故赋不厌奇。” 笔记4、组织:体物写志,铺采摛文 ;主客问答。 便于反复渲染,驰骋铺张。结构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文和被称作“乱”或“讯”的结尾。 5、手段:时空扩张。刘熙载《艺概·赋概》:“赋兼叙列二法:列者,一左一右,横义也;叙者,一先一后,竖义也。”6.内容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渲染宫殿城市;描写帝王游猎;叙述旅行经历;抒发不遇之情;杂谈禽兽草木。 笔记7、功用:讽谏。沿袭儒家诗教而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赞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此乃赋体本身矛盾。形容过当,则违情理,复蔽本意,舍本逐末。赋在历代文体中,首个被赋予并肯定其娱乐功能。《汉书·王褒传》载宣帝语:“赋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譬如女工有绮縠hú,音乐有郑卫,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说(即“娱悦”)耳目。辞赋比之,尚有仁义、风喻、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优、博弈远矣。” 汉赋发展轨迹:汉初到武帝即位 骚赋流行期内容继承楚辞的“怨刺”传统,句式大抵也保持楚辞整饬中见变化、情辞婉转的特点,多用 “兮”字。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是汉初骚体赋的优异之作。 二、汉武帝到东汉中期 大赋兴盛期 大赋又叫体物大赋、散体大赋。规模宏大,铺张扬厉。“劝百讽一”,欲讽反劝。结构上多采用主客问答式。枚乘的《七发》标志着大赋的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标志着大赋的成熟。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三、东汉中叶以后至汉末 小赋勃兴期 内容上侧重于咏物和抒情,篇幅短小精悍,文辞清丽,多用韵语。 汉赋的类型及风格演变汉赋大抵可分骚体赋(抒情;先声)、大赋(体物:京都、宫殿、田猎;主流)、小赋(写志:咏物、抒情;别派)三类。风格四变:初司马相如雄放昂扬,次扬雄婉转温厚,次班固精丽典雅,次张衡、蔡邕简洁流丽。 骚体赋:贾谊《鵩鸟赋》(抒情)《吊屈原赋》散体大赋:枚乘《七发》 司马相如《子虚赋》 《上林赋》 杨雄四大赋(《甘泉》、《河东》、《羽猎》《长杨》) 班固“两都赋”(《西都赋》、《东都赋》) 张衡“

文档评论(0)

131****34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