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3大形象解题攻略.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正确分析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情感,性格,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分析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 要点一)“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要点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想象的手法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要点三)? (1)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 抓住诗词中对人物的正面(直接)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之处 反思总结: 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脱放达的高人逸士形象。(特点身份) 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或情感) (2)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二: 借助侧面烘托(人物所处的环境)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 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反思总结: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形象的意义 (3)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三: 知人论事,关注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要特别注意注释、题目等 ,做到合理联想。 反思总结: 小结: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2、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3、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4、结合诗题、注解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 2014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陈居士是一位洒脱、高雅的诗人。(步骤一)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步骤二) 强化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韦庄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1)词中一、二两句有何作用?(3分) (2)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3)“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两句,俞陛云在《五代词选释》中称之为“情至之语”,请作具体分析。(4分) (1)词中一、二两句有何作用?(3分) ①点明人物、季节;(2分)②奠定愁怨的情感基调。(1分) (2)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刻画了一位悲愁、深情的思妇形象。(2分)主人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