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学案48 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pptx

高中语文课件:学案48 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ppt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档为教学文档,大家可根据需求进行修改,不足之处请谅解。

——以意逆志,读懂悟透学案48 理解概括思想内容板块三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新高考Ⅰ《寄江州白司马》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诗句含意理解①与传统命题重视古诗情感理解分析相比,现在命题越来越重视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概括,这几乎是一个热点与重点。考生应高度关注高考命题这一悄然变化。②考查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不只是考查是否读懂了诗歌,更在于是否能够深入理解诗句,是否能从整体上把握并提炼出哲理。这也是考生复习的重点。③高考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重视自然引起选诗的变化:偏“理趣”的宋诗居多。新高考Ⅱ《示儿子》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诗句含意理解全国甲《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主旨概括2020全国Ⅱ《读史》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哲理概括新高考Ⅱ《赠赵伯鱼(节选)》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主旨分析2019全国Ⅰ《题许道宁画》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诗句含意理解2018全国Ⅰ《野歌》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诗句含意理解 【知识图要】 题材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咏史怀古诗主要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成败,历史事件,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赠友送别诗主要写朋友、亲人、情人的离别场面离别前的不舍与伤感及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借送别表明心志、抒发感慨;表达对友人的劝慰与勉励羁旅思乡诗主要写诗人长期客居他乡或漂泊异地时的所见所闻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漂泊无定的孤苦、羁旅他乡的幽怨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二、常见的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 题材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咏史怀古诗主要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成败,历史事件,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赠友送别诗主要写朋友、亲人、情人的离别场面离别前的不舍与伤感及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借送别表明心志、抒发感慨;表达对友人的劝慰与勉励羁旅思乡诗主要写诗人长期客居他乡或漂泊异地时的所见所闻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漂泊无定的孤苦、羁旅他乡的幽怨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题材思想内容情感态度闺怨诗多以弃妇、思妇为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在特定社会背景、生活遭遇下的复杂心理状态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及对丈夫的思念,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或被丈夫冷落、抛弃的哀怨 大一轮复习讲义活动一 精准理解诗句 (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 许道宁:北宋画家。一、理解句子含意 步步高复习讲义P150右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 ①描写开阔雄浑的画面 ②赞叹画作意境深远、无法表达精读这一篇,学通这一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精做试题√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答案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1.准确理解字面意。一首诗词,我们想要领会其中的深意,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文字的意思。通过填充省略、调整语序、词语活用等手法准确理解字面意义。2.结合语境,联系表达,揣摩深层含意。结合该句的上下文乃至全篇,分析该句的意象及其所用的用典、双关等表达技巧,挖掘句子的深层意蕴,尤其是背后的情感。点拨关键 (2021·新高考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示儿子陆 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注]。注 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二、分析句子关联含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