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粤曲.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粤曲是用广东方言演唱的曲艺品种,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广州方言区域,并流传到东南亚、北美等粤籍华侨及华人聚居的地区。  粤曲以省港澳为主要活动基地,流行区域极广,凡粤方言区及有粤籍华侨聚居的世界各地均有粤曲的演唱。 粤曲的起源 粤曲源自粤剧清唱。约于清道光年间,有以清唱粤剧为业的八音班,他们用粤剧的剧本,用粤剧的曲调,用粤剧的“戏棚官话”分脚色演唱。以后又出现了穿街过巷卖唱的女盲艺人,被人们称作“瞽姬”、“师娘”。她们每人都要掌握不同脚色的唱腔,一人演唱多个脚色,较之“八音班”在歌唱技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这种演唱盛行了60多年,在粤曲史上称为“师娘时期”。她们主要演唱的曲目有《百里奚会妻》、《黛玉葬花》、《弃楚归汉》等“八大名曲”。   民国以后,在茶楼歌台上逐渐出现了明目女子演唱粤曲,人们呼她们为“女伶”。她们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改假嗓为真嗓,并划分为大喉、平喉(此为男角专用腔)、子喉(为女角专用腔)3种唱法,粤曲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女伶时期”。 辛亥革命后,又出现明眼女艺人(亦称“女伶”)演唱粤曲。1918~1938年,是女伶演唱的全盛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粤曲出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1958年,集中优秀演员和乐师,成立了广东音乐曲艺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改革创新,使粤曲从基本单一的站唱,发展为有弹唱、说唱、表演唱、小组唱等多种形式,培养出大批新生力量,在创作出大量新曲目的同时,还整理了不少传统曲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粤曲备受摧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粤曲逐步得到恢复。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采取繁荣创作、培养接班人以及大力推动群众性粤曲演唱活动等措施,使粤曲从20世纪80年代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粤曲的特点 粤曲脱胎于粤剧,它和粤剧在唱腔音乐方面长期存在着互相吸收 、互相融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极为密切的关系,曲调、板式基本相同,大致包括梆子、二黄、牌子、民间说唱、小曲杂曲等。唱法多样,师娘时期以行当划分,有小生、花旦、武生等十大行当;女伶时期分大喉、平喉、子喉三种。 粤曲紧跟时代而发展,它善于吸收,能够兼融并蓄,不断丰富,不断创新,拓宽了唱腔音乐,如将粤剧的“梆、簧”,广东的曲艺龙舟、南音、粤讴、木鱼歌,乃至广东音乐(包括杂曲小调或器乐曲)均拿来填词演唱。伴奏除高胡、扬琴为主奏乐器外,还加入了萨克管、小提琴、电子琴等等。 粤曲原为粤剧的曲调,后形成独立的剧种。它的音乐性强,曲调优美动听,注重声腔艺术,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特色。其唱腔属于皮黄系统的板腔体,梆子、二黄、牌子曲、小曲、歌谣构成其整体,同时亦吸收诸如龙舟、南音、木鱼、粤讴、板眼等民间说唱。粤曲的唱腔也由原沿用戏曲的小生、武生、小武、花旦、公脚、花脸、正旦、正生、老旦、丑生十大行当,归为大喉(男角高腔)、平喉(男角平腔)、子喉(女角专用腔)等三大主要喉腔。 小明星 原名邓曼薇,广东三水人,自幼学艺卖唱 ?,11岁以“童星”享名,被誉为“小明星”。她的演唱感情处理十分细腻,行腔低回婉转,缠绵悱恻,听来沁人肺腑。以《秋坟》、《夜半歌声》、《知音何处》等为代表作。她一生坎坷,倍受欺凌。1943年某日,她抱病登台演唱《秋愤》,曲未终而吐血,不久与世长辞,年仅32岁。“星腔”是粤曲观众最喜爱的一个平喉流派。 白燕仔 广东南海人。7岁随父学艺,习“平喉”、“子喉”。11岁浪迹江湖,她以嗓音浑厚高亢、吐字清晰、声韵铿锵而独树一帜。她擅唱的曲目有《牛皋扯旨》、《周瑜写表》等,她热心培养青年演员,李丹红是她的亲传弟子,在她的指导下,李丹红在“大喉”的演唱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刚柔兼济的唱腔。演唱的《牧马人》、《二泉映月》等现代曲目被制成唱片广为流传。 黄少梅 被誉为“星腔”第三代传人的黄少梅,1931年生,广东番禹人。自幼喜爱粤曲,对“星腔”情有独钟,拜小明星大弟子李少芳为师,13岁登台演出。她的演唱柔媚婉转,行腔流畅,极为抒情,一曲《子建会洛神》唱了40余年,后又传给了她的得意弟子梁玉嵘。她演唱的曲目还有《血染桃花扇》、《唐伯虎思秋香》等,已录制了唱片。

文档评论(0)

139****88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