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学的比较课件.pdf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医学的比较 v掌握:西医的诊疗优势、中医的诊疗优势 、                 中西医学的互补与临床应用; v熟悉:中西医学的比较、中西医结合现状 v了解: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2 3 4 5 6 v第一节  中西医学的比较            西医的诊疗优势    中医的诊疗优势 v第二节  中西医学互补与临床应用 v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现状 v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未来发展趋势 7 通过对中西医文化起源、思维方式、哲学思想和研究对象等方面进行比较 性探讨,中西体系各异、方法迥同,各有其优势和缺陷。 第一: 中西医学的比 v 中西医比较是医学研究领域的边缘学科。 v 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分别代表着各自的文化背景。 v 中西医两套体系在理论上具有不可通约性 8 中西医比是医学研究域的学科 v 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两者的比较,应属于医学史的范畴。 v 中西医比较的研究应具备中国医学史和世界医学史、中医学和西医 学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中国文化史和西 方文化史等背景知识。  9 通过对中西医文化起源、思维方式、哲学思想和研究对象等方面进行比较 性探讨,中西体系各异、方法迥同,各有其优势和缺陷。中西医两个医学 体系分别代表着各自的文化背景。 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分代表着各自的文化背景                 西医               中医      学科属性: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整体医学模式        生物-社会-心理 发展特点:起步晚,发展快    起点高、发展慢 治疗特色: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 发展趋势:微观化          客观化、规范化 10 中西医两套体系在理上具有不可通性 v 从两种医学不同的文化背景、源头,及各自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尤其是两种医学的当代形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多方位的比较; v 还要从两种医学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临床思维乃至诊疗手段进行方法论 的比较,同时努力从两种医学的学理内部,进行横向的具体的剖析比 较; v 中西医两套体系在理论上具有不可通约性; 11 中西医比的意 v 有助于对两种医学体系特质深刻的把握; v 有助于从他者观点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突出自身优势以更有效地进 行优势互补和融合; v 有助于扩展人们的视野,以推进医学科学的多元化发展;是参与和更 新、建构人类生命科学的重要途径; v    ——制定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战略; v    ——寻找中西医结合的突破口; v    ——推动方法论层面的中西医结合; v    ——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发展; v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12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