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2023秋新课标版).pptx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2023秋新课标版).pptx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三首3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任务: 和古人赏美景 第一课时整理行装准备出发 德鹊蝉生字我会写点击生字观看生字视频行装 字词工具包1 书写指导dé 书写时不要漏掉右半部分“心”字上面的一横。 chán 左窄右宽,左收右让,注意第五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què 左窄右宽,横画错落有致。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使左右部件联成整体。 行装 作者名片2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在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建德江望湖楼黄沙岭行装 旅行地图3 月夜下共赏建德江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释 ①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 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②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zhǔ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解诗题时间:夜晚留宿注释 ①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 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②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地点夜晚留宿在建德江边 明诗意注释 ①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 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②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指诗人自己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明诗意注释 ①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 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②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原野空阔远大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大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注释 ①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 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②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远景近景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夜幕降临,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旁。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要低沉,江水清清,显得和明月很亲近。 诗人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有怎样的感受呢?诗眼 面对黄昏的日落,诗人为何会涌起“新愁”?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早年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最终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宿建德江》写于诗人在长安应试失败之后,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开始了漫游的生活。远离家乡仕途失意资料链接 人在旅途,漂泊不定,许多诗人都留下了满怀愁绪的诗句,你能说一句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 张继 读一读,背一背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在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放慢语速和语调,重读“愁”字来读出诗人的愁绪。 可借助书中的插图背诵诗句。 古诗词三首3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二课时 共赏雨中西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①醉书 [宋]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shì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释 ①〔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 湖边。 解诗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①醉书 [宋]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注释 ①〔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 湖边。时间六月二十七日登上望湖楼饮醉时写下的作品地点事件 明诗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形容云很黑遮盖,遮挡雨点,形容雨点大,杂乱无序大意: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明诗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 轼 黑云翻墨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鹿哥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