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课《活板》教学课件.pptx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课《活板》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都是什么吗?;泥活字;在《辞海》中,“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 宋代庆历年间,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记录活字印刷术的古文献资料最重要的就是沈括的《梦溪笔谈》,今天让我们学习《活板》, 一起走进《梦溪笔谈》,走进活字印刷。;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CONTENTS 教学目录;1.了解沈括及《梦溪笔谈》的相关知识;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课文。 2.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工程流序进行说明,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意识。;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代表作《梦溪笔谈》。;必备知识;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贡献,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文献,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毕昇( ) 和纸灰( ) 炀之( ) 字平如砥( ) 更互( ) 以纸帖之( ) 燔土( ) 用讫( ) 宝藏( ) ;活板(“板”同“版”)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同“以”) 药稍镕(“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有布衣毕昇(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 薄如钱唇 (古义:边缘。今义:嘴唇)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古义:覆盖。今义:向外透) 殊不沾污 (古义:根本。今义:特殊);;就;词类活用;初读课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 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 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 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 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 余印,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 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 草火烧,瞬息可成。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初读课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CONTENTS 教学目录;学情回顾;既表明活板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术做了铺垫。;第一层:交代活板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 第二层:说明活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版、制版两项。 第三层:交代活板印刷的效能——印得越多越快。 第四层:叙述活板的印刷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4.制作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各种学习体会和心得体会编写 2、汽车类知识课件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