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某盾构区间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天津地铁某盾构区间施工组织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 一.综合说明 一.综合说明 1.工程概况 XXXX 站~XXXX 站地下区间隧道工程是天津市 XXXX 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市重点工程项目。该段区间从XXXX 站开始,沿南京路、大沽南路至 XXXX。起讫里程为 DK15+913.2—DK16+963.35,区间全长 1050.15m, 区间沿线经过的 XXXX 商业区为天津市商业中心,大沽南路为河西区重要的商业中心和天津市主要的办公区。地面两侧主要建筑物有中国建设银行、亚太大厦(在建)等。该区间位于直线及半径 350m 的曲线上,线路最大纵坡 20‰, 最小纵坡 3‰。区间的沿线两侧,高楼林立,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网密布, 须从建筑物下穿过,而且,建筑物中有保护性建筑一座。由一台盾构从XXXX 站端头井下井,沿左线推进到 XXXX 站南侧端头井。在井内调头后,盾构再从XXXX 站端头井经右线推进到 XXXX 站端头井。其中在里程桩号 DK16+400 处设有一条左右线联络通道。 本工程计划 2003 年 10 月 1 日盾构出洞,至 2004 年 2 月 10 日左线盾构 进洞;于 2004 年 4 月 1 日开始右线盾构出洞,至 2004 年 7 月 1 日右线盾构进洞。(详见附图:进度计划图) 隧道的平面位置: 左线从 XXXX 站开始的 195.052m 为直线段,接长399.566mR350m 的右曲线段,然后是 231.895m 的直线段,再接 166.516mR450m 的左曲线段,最后是 117.121m 的直线段至 XXXX 站。 2.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右线从 XXXX 站开始的 191.876m 为直线段,接长399.566mR350m 的右曲线段,然后是 241.399m 的直线段,再接 166.516mR450m 的左曲线段,最后是 110.793m 的直线段至 XXXX 站。 2.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本段区间隧道覆土厚度约为 8.7 米~12.3 米不等,根据勘探资料,工程沿线地势较为平坦,地面标高为2.5 米左右。表层为人工填土,盾构主要穿越的土层为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淤泥质粘土及灰色粘土。其中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土性不均匀,夹杂较多粉性土,透水性较好,在水头差作用下易发生流砂管涌现象,对盾构施工较为不利;灰色淤泥质粘土及灰色粘土层 土质均匀,透水性差,对盾构施工较为有利,但其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且稳定时间长,在动力作用下,易产生流变现象。 3.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量本段区间隧道地下水类型为空隙潜水,赋存于第四系粘性土、粉土及沙类土中。勘测期间地下水位埋深 0.8—2.7m,水位蝙蝠 1.0—2.0m。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根据提水试验成果及地区经验综合分析,K=0.05— 2.0m/d。根据取水样水质分析结果,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不具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对钢结构具弱腐蚀。 3.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量 本区间隧道外径Φ6.2m,内径Φ5.5m,管片宽度 1m。DK16+400 处设有一处左右线联络通道。 4.工程难点及特点本工程左、右线隧道的管片用量为 2136 环,包括负环 20 环,普通环 2100 环,钢管片16 环。衬砌的设计强度为C55,抗渗标号为S10,由封顶块(F)、邻接块(L1)、邻接块(L2)、标准块(B1)、(B2)各一块及拱底块(D)构成。纵、环向均采用 M30 双头螺栓连接,衬砌接缝防水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和氯丁橡胶复合压制成的弹性密封垫。 4.工程难点及特点 ⑴.本区间隧道沿线两侧高楼林立,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网密布,须从建筑物及构筑物下穿过,并且,建筑物中有保护性建筑物一座,已建年限较长,且属于传统砖木结构,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控制要求高。 ⑵.本区间隧道全线普遍埋深较浅,而沿线高层建筑(10 层以上)较多, 在通过此类建筑物附近或下方时,与其桩基会十分接近,对隧道轴线控制及参数调整要求较高。 ⑶.XXXX 端头井处于繁华地段,可利用施工现场较小,并且有多个施工队伍同时进行不同部位的施工,场地布置困难较大,容易影响施工速度。 ⑷.XXXX 站接收井井位较小,不利于盾构吊装调头。 由于该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高,因此在掘进施工中将充分借助于《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进行地面及建构筑物的沉降预测。通过优化盾构推进参数及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来控制地面变形,减少对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 5.编制依据同时要根据地表变形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不断提高施工技术, 确保将施工后地表最大形变控制在+10~-30mm 范围内。 5.编制依据 工程施工设计文件 序号 序号 图纸名称 图纸编号 1 设计说明 津地 1 新双招资隧 11-02 2 区间盾构进出洞处地基加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