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间距QFN封装PCB设计串扰抑制分析.docVIP

小间距QFN封装PCB设计串扰抑制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间距QFN封装PCB设计串扰抑制分析 一、引言 随着电路设计高速高密的发展趋势,QFN封装已经有0.5mm pitch甚至更小pitch的应用。由小间距QFN封装的器件引入的PCB走线扇出区域的串扰问题也随着传输速率的升高而越来越突出。对于8Gbps及以上的高速应用更应该注意避免此类问题,为高速数字传输链路提供更多裕量。本文针对PCB设计中由小间距QFN封装引入串扰的抑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为此类设计提供参考。 二、问题分析 在PCB设计中,QFN封装的器件通常使用微带线从TOP或者BOTTOM层扇出。对于小间距的QFN封装,需要在扇出区域注意微带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并行走线的长度。图1是一个0.5 pitch QFN封装的尺寸标注图。 图1、0.5 pitch QFN封装尺寸标注图 图2是一个使用0.5mm? pitch QFN封装的典型的1.6mm 板厚的6层板PCB设计: 图2、QFN封装PCB设计TOP层走线 差分线走线线宽/线距为:8/10,? 走线距离参考层7mil,板材为FR4. 图3、PCB差分走线间距与叠层 从上述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在扇出区域差分对间间距和差分对内的线间距相当,会使差分 对间的串扰增大。 图4是上述设计的差分模式的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的仿真结果,图中D1~D6是差分端口。 图4、差分模式端口定义及串扰仿真结果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即使在并行走线较短的情况下,差分端口D1对D2的近端串扰在5GHz超过了-40dB,在10GHz达到了-32dB,远端串扰在15GHz达到了-40dB。对于10Gbps及以上的应用而言,需要对此处的串扰进行优化,将串扰控制到-40dB以下。 三、优化方案分析 对于PCB设计来说,比较直接的优化方法是采用紧耦合的差分走线,增加差分对间的走线间距,并减小差分对之间的并行走线距离。 图5是针对上述设计使用紧耦合差分线进行串扰优化的一个实例: 图5、紧耦合差分布线图 图6是上述设计的差分模式的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的仿真结果: 图6、紧耦合差分端口定义及串扰仿真结果 从优化后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使用紧耦合并增加差分对之间的间距可以使差分对间的近端串扰在0~20G的频率范围内减小4.8~6.95dB。远端串扰在5G~20G的频率范围内减小约1.7~5.9dB。 ? 2.5G 5G 10G 15G 原设计 38.874 34.704 31.883 29.818 紧耦合 44.452 41.657 37.416 34.624 优化结果 5.578 6.953 5.533 4.806 表一? 近端串扰优化统计 ? 2.5G 5G 10G 15G 原设计 61.341 53.137 45.932 40.465 紧耦合 59.667 56.697 47.643 46.359 优化结果 -1.674 3.56 1.711 5.894 表二? 远端串扰优化统计 除了在布线时拉开差分对之间的间距并减小并行距离之外,我们还可以调整差分线走线层和参考平面的距离来抑制串扰。距离参考层越近,越有利于抑制串扰。在采用紧耦合走线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将TOP层与其参考层之间的距离由7mil调整到4mil。 图7、叠层调整示意图 根据上述优化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下图: 图8、叠层调整后串扰仿真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调整了走线与参考平面的距离之后,差分线的阻抗也随之发生变化,需要调整差分走线满足目标阻抗的要求。芯片的SMT焊盘距离参考平面距离变小之后阻抗也会变低,需要在SMT焊盘的参考平面上进行挖空处理来优化SMT焊盘的阻抗。具体挖空的尺寸需要根据叠层情况进行仿真来确定。 图9、叠层调整后QFN焊盘阻抗优化示意图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调整走线与参考平面的距离后,使用紧耦合并增加差分对之间的间距可以使差分对间的近端串扰在0~20G的频率范围内减小8.8~12.3dB。远端串扰在0~20G范围内减小了2.8~9.3dB。 ? 2.5G 5G 10G 15G 原设计 38.874 34.704 31.883 29.818 紧耦合 44.452 41.657 37.416 34.624 紧耦合+减小与参考面距离 ? 51.222 ? 46.767 ? 41.878 ? 38.624 最终优化结果 12.348 12.063 9.995 8.806? 表三? 近端串扰优化统计 ? 2.5G 5G 10G 15G 原设计 61.341 53.137 45.932 40.465 紧耦合 59.667 56.697 47.643 46.359 紧耦合+减小与参考面距离 ? 64.141 ? 59.44 ? 52.017 ? 49.796 最终优化结果 2.8 6.303 6.085 9.331 表四? 远端串扰优化统计 四、结论

文档评论(0)

150****60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互联网产品运营推广以及k12教育内容。

认证主体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