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膳食(高职护理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营养与膳食(高职护理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4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 养 与 膳 食;绪论;0.1膳食营养的相关概念;0.1.1营养与营养素;0.1.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1.DRIs的主要内容 ;2.DRIs的应用 ;0.2营养与健康 ;0.2.1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础和保证 ;0.2.2营养失调是疾病的诱因或病因 ;0.2.3营养膳食是临床的辅助性手段 ;课堂讨论;0.3.1古代营养学 ;0.3.2现代营养学 ;第1章热能与营养素 ;1.1热能 ;1.1.1热能单位与热能系数 ;2.热能系数 ;1.1.2人体热能消耗 ;1.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处于空腹、静卧、适宜的室温及清醒状态下测定的维持体温、心跳等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热能消耗。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一般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人体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为指标,占60%~75%。 2.体力活动 人体进行的各种体力活动所消耗的热能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15%~35%。 (1)劳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热能消耗越多。 (2)体重越重,热能消耗越多。 (3)肌肉越发达,热能消耗越多。 (4)工作越不熟练,热能消耗越多。;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将中国成年人的活动水平划分为轻、中、重三级。;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又称为食物热效应(TEF)。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热能,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热能散发,这种因摄食而引起的热能额外消耗称为食物热效应。食物热效应与食物成分、进食量和进食频率有关,通常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最高。 4.生长发育等热能消耗 儿童、孕妇及长期患病引起机体高消耗后而处于正在康复期的患者,其热能的消耗还要用于机体的生长发育。;1.1.3膳食热能来源与能量需要量 ;1.2蛋白质 ;1.2.1生理功能 ;4.供给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率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膳食供给的氨基酸,共有9种,即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组氨酸(为婴儿必需)。其余的氨基酸均为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并非不重要,而是它们在体内可以合成,不一定由膳食供给。 5.供给热能 通常情况下供给热能不???蛋白质的主要功能,但也有一小部分氨基酸不被利用合成新的蛋白质而分解产热。每克蛋白质可产生16.74 kJ(4.00 kcal)的热能,人体每日所需要的热能有10%~15%来自蛋白质。;1.2.2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 ;1.2.3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 ;1.3脂类 ;1.3.1生理功能 ;3.提供必需脂肪酸 (1)指人体必不可少而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膳食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2)作用。 ①是构成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缺乏可导致线粒体肿胀,出现鳞屑样皮炎、湿疹等。 ②与脂类代谢关系密切。降低血脂含量,减少血液的黏稠性,对保持微血管的弹性有一定作用。 ③是合成前列腺素必需的前体。人体缺乏可导致组织形成前列腺素的能力减退及不育。 ④对有些皮肤损伤有保护作用。对促进生长发育以及提高智力、视力有一定作用。 (3)膳食来源。植物油尤其是大豆油、玉米油是EFA的良好来源。动物性食品来源中,鱼肉大于禽肉,禽肉大于畜肉,内脏高于肥肉。 ;4.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其吸收利用 膳食中脂溶性维生素常与脂肪并存,如鱼油及肝脂肪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麦胚芽油含丰富的维生素E。膳食缺乏脂肪或脂肪吸收障碍时,会引起机体脂溶性维生素不足或缺乏。 5.节约蛋白质 饥饿或患病时,机体首先消耗糖原和体脂以提供热能,保存蛋白质。 6.改善食品的感官性,增加饱腹感 烹调油脂可增加食品的色、香、味,赋予食品特殊风味,促进食欲。摄入较多的脂肪,可刺激产生抑胃素,抑制胃肠蠕动,延迟胃的排空。 7.其他 维持体温,保护脏器,润肠缓泻,产生代谢水等。 ;课堂讨论;1.3.2脂肪酸分类 ;1.3.3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 ;1.4糖类 ;1.4.1糖类的分类 ;(2)双糖。 ①蔗糖。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合而成,在甘蔗和甜萝卜中含量最为丰富。日常食用的白糖、红糖等都是蔗糖。 ②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麦芽中含量较多。淀粉、糖原等水解后也可产生少量。 ③乳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而成,只存在于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其甜味只及蔗糖的1/6,较难溶于水。不刺激胃肠黏膜,且能促使肠道中的有益菌生长,故有益于婴儿营养。 (3)糖醇。一类多羟基醇,如甘露糖,是许多多糖和树胶的组成成分,在肠内吸收比葡萄糖慢得多,食后对血糖的影响小,故可用来制作糖尿病患者的食品。 上述糖类的甜度不一,一般以蔗糖的甜度为100,其他糖类与之比较得其相对甜度,分别为果糖170、葡萄糖70、甘露醇70、山梨醇60、麦芽糖40、半乳糖30、乳糖20。 ;2.寡糖 由3~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