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少数民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docx

东北三省少数民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东北三省少数民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 ? 魏 萌 东北三省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三个省份,人口众多,少数民族种族较多,其中满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郝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人口占比较大。笔者参照前人文献对东北三省少数民族音乐形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整理,三个省份民歌本体具有相似性,笔者将从调式音阶、旋律形态、节拍节奏、曲式结构四方面举例进行阐述,从中吸取东北三省民歌的音乐精髓,感受中国民歌的艺术魅力,为今后的音乐创作提供借鉴与帮助,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 一、东北三省调式音阶的特点 笔者通过归纳前人对东北三省少数民族音乐形态研究发现,东北三省地区民歌大都是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上构成的,并由此衍生出“三音列”、“四音列”、六声音阶、七声音阶等,各民族根据自己的民间音乐曲调,也形成了特有的调式名称,如朝鲜族的平面调和界面调,但整体还是体现五声音阶的特征。由于东北三省属于边疆省份,在民歌创作中也会运用欧洲音乐体系的调式,使旋律色彩更加丰富,对该地民歌风格有一定的影响。 (一)以五声音阶为基础衍生出的三音列、四音列构成的民歌 东北三省民歌大部分都比较短小,这些歌曲按照传统民歌曲调,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每首曲子只出现三个音或四个音,由此形成“三音列”、“四音列”的曲调。虽然每首曲子只有三个音或者四个音,但将其组合形成的音乐却能表现出一种原始美。 谱例1 谱例1 达斡尔族民歌《皇帝的马鞍子(二)》是一首由角、徵、羽三个音构成的民歌,由于此三音相互之间构成的小三度、大二度、纯四度(纯五度)音程,没有明确的大三度,所以此民歌没有明确的调式,存在C徵和C 宫两种可能性。 又如达斡尔族的另一首民歌《可耶库》,是由宫、商、角、羽四音列构成的宫调式民歌,这四个音相互之间构成的大二度、大三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音程,有明显的宫角大三度音程,因此,此民歌为典型的G 宫调式。 (二)以五声音阶构成的民歌 东北三省民歌大多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所构成的,运用五度相生律,形成宫、徵、商、羽、角五音,我们称这五个音为五声正音。由此可以形成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音阶,其中宫、徵、羽三种调式在该地区民歌中最常见。在该地民歌中商调式运用较少,而角音由于缺少上方五度属音的支持,则更为少见。 谱例2 谱例2《丰收歌》为朝鲜族民歌,朝鲜族民歌有平界调和界面调两种类型,有上平调、平界面调、下界面调、平调、界面调五种调式,本首民歌属于上平调式,主体还是以五声调式音阶为主,bB 宫五声调式,旋律以商、徵、宫为核心音形成四度关系,每句旋律都围绕调式的中心音do 形成波浪式的起伏进行。 我们熟知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是一首典型的C 羽五声调式民歌,属音G 角与下属音F 商共同支撑着主音C 羽,功能音反复在强拍强位出现,具有较强的稳定感。 东北三省地区民歌篇幅不长,短小朴实,比较容易传唱,所以歌曲旋律较为简单,大部分作品多运用五声正音,因此由五声音阶构成的民歌数量最多,东北三省运用五声音阶所构成的民歌还有郝哲族《富饶的大河》G 宫五声调式、《黑龙江水清又清》A 羽五声调式;鄂温克族《盼哥哥回来》C 宫五声调式、《大山顶》G 徵五声调式;达斡尔族《农夫打兔(一)》D 羽五声调式音阶、《鹿》E 徵五声调式音阶等。 (三)以六声音阶、七声音阶构成的民歌 为丰富歌曲色彩,作曲家也会用以偏音,从而出现六声、七声音阶构成的歌曲。六声音阶是在五个正音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偏音(变宫、变徵、清角、清羽)所构成的;七声音阶则是在五声正音的基础上加入两个偏音所构成的,可分为七声雅乐音阶(加入变宫、变徵音)、七声燕乐音阶(加入清角、清羽音)和七声清乐音阶(加入清角、变宫音)。六声与七声中偏音大部分的是运用于弱拍弱位上,以经过性质的音出现,更多的体现装饰性。 谱例3 谱例3《为什么》是一首锡伯族民歌,D 徵加变宫六声调式,全曲只出现一次变宫音,并且处于弱位置,带有装饰性意义。 又如锡伯族歌曲《剪剪花》是一首A 徵燕乐七声调式民歌,此民歌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清角和清羽音,虽然两个偏音出现在弱位置上,但在全曲中却频繁出现,清角音出现8 次,清羽出现7 次,燕乐七声调式特征明显。 (四)运用欧洲音乐调式体系的民歌 二十世纪以来,众多作曲家开始走向世界,学习西方的作曲技法,越来越多的西方歌曲也渐渐传入中国,因此,东北三省民歌除了运用五声调式音阶,还运用了欧洲西洋大小调式的音阶形态。《幸福的生活》和《亚格伊格(二)》这两首民歌典型的运用了欧洲西洋大调式的调式音阶,下面将对这两首民歌进行具体的分析。 谱例4 谱例4 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的生活》是一首歌唱美好生活的歌曲,为bB 大调,乐曲为2+2+5+4 的四句结构组成,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停留在属功能上,第二乐句和第四乐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福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