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泥炭替代基质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docx

不同泥炭替代基质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不同泥炭替代基质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 季艳红,潘平平,窦全琴,谢寅峰* (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2.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4) 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inensis)为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植物,原产美国和墨西哥北部,是世界著名的干果、木本油料和优质用材树种[1-3]。我国引种薄壳山核桃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华东等地引种栽培生长良好并已经开花结实[4]。江苏是国内最早引种薄壳山核桃的省区之一,由于薄壳山核桃适应性强、耐水性好,在长江湖泊滩地表现出较好适应性和生长潜力,是江苏省最适宜栽培的多用途树种。但薄壳山核桃为强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其长度可达苗高的2~3倍,侧根很少,在采用传统的大田育苗方式时,其主根的生长势旺盛,从而抑制了侧根的发育和生长,形成类似“胡萝卜”的根系,致使造林成活率较低,移植缓苗期长,从而制约了薄壳山核桃规模化种植与产业的发展。容器育苗具有节约种子、造林成活率高、无缓苗期,以及苗木规格和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5-6],是薄壳山核桃良种苗木培育的较佳选择。在容器育苗的基质选择中,相关研究表明泥炭、蛭石混合物是容器育苗的理想基质。但是随着泥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国外也在利用当地农林废弃物作为育苗基质材料,如荷兰开发了岩棉替代泥炭,波兰用泥炭与枯枝落叶混合配制成基质;德国用工业啤酒花肥料经过一系列处理作为容器苗培养的基质等[7-10]。 国内在农林废弃物作为基质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初步进展[11-16]。在育苗基质研究方面,多位学者研究表明,在基质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菌渣、醋糟等农林废弃物,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培育的幼苗生长量均高于传统土壤基质[17-20]。贺殊敏等[21]研究表明,在基质中添加腐熟的木耳菌渣,有利于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幼苗的生长;胡小京等[22]研究发现,菌渣、松树皮、水苔体积比为1∶2∶1的基质配方有利于石斛(Dendrobiumnobile)苗的生长,有效增加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糖等含量。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在基质选择方面的研究目前集中于不同基质配比方面,常君等[23]的研究表明,以泥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4∶4∶2为基质可以获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薄壳山核桃容器苗。以上研究表明,在基质中添加菌渣、醋糟等农林废弃物不仅对苗木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农林废弃物得到再利用,减少浪费,节省资源。但农林废弃物作为基质用于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的报道尚少。本研究通过在基质中添加菌渣、醋糟等废弃物以减少泥炭用量,分析各基质配方特性及其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筛选出育苗效果好、易获取、成本低、可循环利用的经济环保型基质,为培育薄壳山核桃优质容器苗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探索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薄壳山核桃品种‘绍兴’的子代1年生苗。种子于2018年1月中旬进行沙藏催芽,3月10日播种于沙床中,4月20日开始萌发,于5月11日移栽至不同基质配比的美植袋中,容器规格为20 cm × 32 cm(口径×高度)。 育苗基质原料为当地易得的、来源稳定的园土、泥炭、菌渣、醋糟4种材料。供试园土为扬州市江都区长江冲积土;泥炭为进口拉脱维亚(QTS,纤维长10~30 mm);菌渣为泰州市森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经发酵1 a的杏鲍菇废料;醋糟为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酵制成(表1)。 表1 基质原料的化学性质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进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园土、泥炭、醋糟体积比为4∶3∶3、4∶2∶4、4∶1∶5(分别以A1、A2和A3标记,统称A基质)的3个配方和园土、泥炭、菌渣体积比为4∶3∶3、4∶2∶4、4∶1∶5(分别以B1、B2和B3标记,统称B基质)的3个配方,以园土为对照(CK),共7个处理,每处理小区30株,重复3次。 1.3 测定指标方法 1.3.1 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基质理化性质的测定 基质的物理性质测定参考《土壤理化分析》[24],化学性质参考《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25]。土壤理化分析包括移栽定植前各处理的基质含水量、容重、持水量和通气孔隙度的测定,以及基质中有机质、pH、全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的测定。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pH采用电位测定法,全氮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速效钾含量采用火焰光度计法,有效磷含量采用钼锑抗比色法。 1.3.2 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指标的测定 每小区选生长条件较为一致的20株苗挂牌标记,进行跟踪测定。2018年6月15日—9月15日,每15 d测量1次苗高和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认证主体贾**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