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双冲复合模的结构探索与制造工艺分析.docx

一模双冲复合模的结构探索与制造工艺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一模双冲复合模的结构探索与制造工艺分析 ? ? 李宾飞,赵国存,赵红卫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工模具分厂(山西永济 044502) 1 引言 在冲压生产过程中,保证较低的废料率是现代冲压生产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在冲压生产中,冲压件材料消耗费用可达总成本的60%~75%,每降低1%的冲压废料,将会使成本降低0.4%~0.5%。合理利用材料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尤其在成批和大量生产中,冲压件的年产量达数十万件,甚至数百万件,材料合理利用的经济效果更为突出。 如图1为某种电机的定子的制件图,冲片材料为硅钢片;料厚0.35mm。定子冲片有48均布槽,要求冲片毛刺小于0.02mm,表面平整。 冲裁工艺分析:冲片生产批量大,采用带料一模双冲的设计方案冲制,以提高生产效率。排样方式的选用:采用图2的排样方式,原材料的利用率约为32%左右;采用图3的排样方式,材料的利用率约为39%左右,有效地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 制件结构与冲裁工艺分析 图3 排样图II 图1 电机定子 图2 排样图I 3 模具结构设计 图4所示为模具结构图。冲片采用图3宽度为400mm带料冲制,冲制时若采用制件随废料推出时,定子冲片随着带料一起推出,当推出一定的安全距离时,操作工需分拣出定子冲片与废料,定子冲片槽型多,冲片材料(料厚0.35mm)较薄,分拣难度相对较大,而且,此冲片废料需要套裁转子冲片,分拣时废料不能出现变形,否则不能进行二次冲裁,造成原材料的浪费,模具采用一模双冲,分拣的速度和难度明显增加,严重制约生产效率,影响生产周期。因此,模具采用漏料的方式,定子冲片采用自动接料,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分拣废料,节省了人力,废料也不会出现变形。 定子冲片料厚为0.35mm硅钢片,根据经验,模具间隙采用0.02~0.04mm,属于小间隙冲裁,模具导向系统采用滚珠导向系统,以保证高精度的使用寿命;冲制过程中,为避免冲床以及其他因素的对模具间隙的影响,导向系统在整个冲裁过程保持导柱与导套不脱开。 4 模具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 模具冲裁力的计算公式: 借助软件模拟凸凹模冲制过程中受力情况,受力变形情况如图5所示,废料在凸凹模型腔中堆积程度,会严重影响凸凹模的精度与强度,尤其对薄壁件,若漏料不畅,废料在凸凹模型腔中形成堆积,极易造成凸凹模的变形,从而模具间隙不均匀,冲片毛刺变大,制件不符合技术要求,凸凹模刃口也有可能拉伤;当废料堆积到一定的程度,会使凸凹模的撑裂,模具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合理的漏料结构,对模具的精度与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优化后的凸凹模结构如图6所示,内型腔沿周采用8'斜刃口,刃口有效厚度为12mm,其余均采用按单边扩0.2mm的结构形式,以保证在凸凹模强度的前提下达到漏料的顺畅。 图4 模具结构图 图5 凸凹模受力变形模拟 图6 凸凹模 模具关键件(凸模、凹模、凸凹模等)均采用耐磨性、淬火性较好的Cr12Mo1V1,主要通过淬火(硬度达58~62HRC)、回火、深冷处理(消除材料内应力)热处理工序,其主要制造工艺,热处理前粗加工,各孔(除销孔外)加工满足图纸要求,各型腔单边留1.5mm粗加工,以减少精加工过程中应力变形,全型慢丝两遍精加工,工艺台留外形,坐标磨校正接平工艺台。对于凹模与凸模(见图7、图8),可合二为一备料,节省原材料,精加工前留量分开,凸模精加工考虑到压装问题,分两次装夹加工,两次均以两销孔为基准,拼接处,钳工修油接平。很大的冲裁力;而且模具需要漏料,下模座呈中空状态,变形的可能性很大,影响模具的精度,因此,下垫板采用45钢,粗加工后淬火到43~48HRC,精加工后厚度要求45mm以上,以弥补下模座冲制时变形的缺陷。 5 模具组装 图7 凹模 图8 凸模 该模具属于一模两冲,模具两型腔相对位置需保证,因此凹模型腔采用整体结构,型腔位置精度由精加工慢丝保证;组装时采用倒装式,先将凹模、固定板、上模座组装一起,在凹模型腔均匀垫0.02mm间隙纸,组装下模体(凸凹模、下垫板、下模座),分合模,凸凹模内型腔均匀垫0.02mm间隙纸,组装凸模,螺钉固定,组装完后,凸凹模均匀垫间隙纸,确保各制件之间间隙的均匀性。若间隙不均匀,可继续调整凸凹模,修油线切面以保证间隙的均匀性。再用销子固定,保证位置的稳定性。 6 结束语 模具的上、下模座均采用Q235A板料,除制件上的导柱导套孔、型孔、及平面留适当的精加工磨量外,其余加工到位。精加工时平磨保证平面度及平面度,然后在数控床机上加工导柱、导套孔达到孔距位置精度±0.03mm以内,下模座与导向系统的衬套过度配配合;因导套与上模座固定方式采用厌氧胶粘结,考虑到加工精度和操作性,其配合间隙保证单边间隙保证在0.1~0.12mm,粘结前需用丙酮清洗油污,再涂胶粘结;卸料板、推板的加工制造,分

文档评论(0)

永兴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共同成长!

认证主体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