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课后习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pdf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课后习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A 级必备知识基础练 下图为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1.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 ) A.溪谷 B.盆地 C.山脊 D.鞍部 2.根据诗句“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判断,该流域古村落保存完好的 主要原因是( ) A.开发历史悠久 B.旅游开发落后 C. 自然景观优美 D.地形较为闭塞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 3~4 题。 3.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雷州半岛 D.华北平原 4.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 A.热量和土壤 B.地形和水分 C.光照和湿度 D.积温和降水 在陡崖的石壁上凿石打孔,植入木桩 (石桩),在木桩 (石桩)上设横木,以通行人或者车马,谓之 “栈 道” (图 1)。秦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四大古栈道 (图2)闻名全国。读 图,完成 5~6 题。 1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图 1 图2 5.秦岭的四大古栈道都是沿溪开道,其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低,地形坡度小 B.距河近,施工、取水方便 C.有充足的劳动力可用 D.利用河运,施工方便 6.碥道是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铲石筑成的土石路。用铲凿下来的石块在路下、坡上砌成石墙,内 填土石以加宽道路。碥道逐渐取代栈道,主要是因为栈道 ( ) ①耐久性差 ②修建费时费力 ③比碥道弯曲,里程长 ④通过的行人数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图为浙江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沿 A—E 线进行地质调查,发现岩层形成年代 A、E 两处最晚,C 处最早。判断此处地形为 ; 地质构造为 。 (2)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原因。 2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 比较弯曲,呈“之”字形。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 B 级能力素养提升练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比重示意图。 读图,完成 8~9 题。 8.①地形区为 (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 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起伏度越大,分布的人口越多 B.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地形起伏度 1~2 地区分布的人口达 20% D.地形起伏度 1 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文档评论(0)

金领职业教育题库大全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