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湖北卷)历史(含解析).docVIP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湖北卷)历史(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年新高考湖北历史高考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答案】D 【详解】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A错误; 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最为主要的工具是石头工具和草绳木叉等,群居生活,围捕渔猎,而材料反映的是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B错误 ; 因“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不一致,C错误; 据材料“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可知,反映了远古人类使用简单工具,开荒之后从事简单农事活动,说明原始农耕逐渐产生。因此,“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D正确; 故选D。 2.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唐代史家刘知几则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A.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 B.正统观念的左右 C.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 D.情感倾向的影响 【答案】C 【详解】 材料中没有涉及刘知幾对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A错误; 正统观念主要是指能够一脉相承,并且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的合法性,与材料内容不符,B错误; 据本题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刘知幾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知幾是太过拘泥于名号、等级,刻板地要求必须身为天子才能立为本纪,如果身为诸侯,就绝无设为本纪之理。关键在于,他未能理解,司马迁设置本纪的主要着眼点不在身份名号,而在于以之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史事之总纲领,看其是否起到支配历史大局的作用,所以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C正确; 情感因素不是导致两者不同认识的根源,D错误。 故选C。 3.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答案】A 【详解】 据本题材料“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了灵活的政策,充分地兼顾了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习惯、自治权利等方面的需求,A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民族交往政策,不是唐王朝直接去治理边境的民族地区,B错误; 材料中没有唐朝经济政策调整的相关论述,C错误; “因俗而治”出自于《辽史?官制》,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者管理,D错误。 故选A。 4.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年份 数据 户别 政区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江南东路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宝元元年 456431 354626 0.437 350593 238709 0.405 902261 171499 0.160 元丰元年 475677 395537 0.454 280000 377533 0.574 926225 201086 0.178 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答案】C 【详解】 土地兼并程度加深并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A错误; 仅凭材料数据无法得出地域经济差别扩大的结论,B错误; 阅读材料表格数据可知,宋代户籍数量(主户与客户)自宝元元年至元丰元年均大幅增加,且主户占总数的比率也逐渐增加(客户占比减少)。北宋延续了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宋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长,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所以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加快,C正确; 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会促使贫富差距逐步拉大,D错误。 故选C。 5.科举及第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