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重庆社会科学》(2020年6期).docx

  • 0
  • 0
  • 约7.26千字
  • 约 145页
  • 2023-06-2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重庆社会科学》(2020年6期).docx

  1. 1、本文档共145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 作者:宋岩 孙晓君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2020年第06期 摘 要: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文本分析视角,以非财务指标度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能直接促进研发投入,而且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间接影响研发投入,且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进一步区分外部融资渠道,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股权融资中介效应更为显著,在非国有企业中则债务融资中介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外部融资渠道;文本分析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基于投资者情绪和高管背景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在机制研究”(18BGLJ04)。 [中图分类号] F275.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0)006-0080-01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0.006.007 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提高发展质量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未来的方向和必然选择,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各类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各界愈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类非财务信息和非营利行为。与此同时,研发创新是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可持续发展新引擎的重要一环。企业如何建立起富有竞争性的内在发展战略,发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研发投入的引领作用成为重要课题。由于研发活动具有资金投入大、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加之受我国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性的外部影响,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融资约束问题,这极大地束缚了企业的创新性发展。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缓和代理问题,对企业获取外部研发融资大有裨益。此外,企业對社会责任越重视,越会不断去迎合消费者、投资者、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的期望,这也会促使其将创新置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地,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注重绿色生产等,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研发投入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企业对外信息主要包括量化的数字信息以及描述性的文本信息,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更多地关注于已量化财务数据的使用,而文本信息的价值被弱化。目前有关文献中企业社会责任样本数据多采用内容分析法选用评分机构给出的评分或自行构建评分体系进行打分,以及采用相应的财务指标间接对其进行度量,但不同的衡量指标之间度量口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文本阅读是一种主观的感知行为,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表述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种语言理解的偏差会使得企业社会责任评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色彩,分值在一定程度上与评分者的观点和立场有较大的关联度,削弱了企业社会责任数据的可比性与可靠性。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文本分析方法的发展,对文本这一类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也成为了可能。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利用计算机语言对企业文本披露进行文本挖掘并将其量化,进一步发挥文本的增量信息作用。谢德仁通过对企业业绩说明会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管理层语调能够对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进行预示,将信息披露的研究向文本信息方向扩展[1]。李骁溪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对企业业绩报告及年报问询函进行复杂性及详细度分析,验证了前瞻性文本信息的风险警示作用[2]。王华杰基于文本分析视角对企业年报进行文本挖掘,研究证明了文本信息对数据信息具有良好的补充作用[3]。同时,近年来企业年报文本表述内容不断丰富,能够帮助利益相关者更好地掌握企业非财务信息,发挥文本信息对财务数据的增量作用。当前证监会也鼓励企业将对各利益主体的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在企业年报中予以披露,年报文本的可读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基于文本分析视角,对年报中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文本挖掘,以此为标准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度量,研究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以及融资约束是否对这一关系发挥中介效应。 本文的贡献在于:将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研发投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基于文本分析视角采用非财务指标度量企业社会责任,探究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之间的作用机理;同时基于融资优序理论细分外部融资渠道,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中介效应差异。 一、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 “理性经济人假说”认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唯一目标,也是评价企业优劣的最重要指标。但是自20世纪20年代Sheldon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以来,企业经营及社会责任的动机逐渐由股东权益最大化向利益相关者理论倾斜。“企业社会责任之父”Bowen指出企业应在实现自我价值基础上,将对社会的价值创造和公众的责任承担纳入其持续经营之中[4]。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应当对包括股东、债权人、消费者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