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本科教学工程 培养高素质人才-《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年12期).docx

  • 0
  • 0
  • 约2.33千字
  • 约 25页
  • 2023-06-20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实施本科教学工程 培养高素质人才-《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年12期).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实施本科教学工程 培养高素质人才 作者:林江 麻亚萍 张洪磊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年第12期 本科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一)建章立制 2011年本科教学工程实施以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务处按照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等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及学校的整体工作部署,制定和修订了19个符合学校特点的制度、规定。其中,制定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关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等12个文件,修订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材立项、出版资助管理办法》等7个文件。在制度层面有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项目申报及成果 学校自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以来,在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影响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积极申报各类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专业建设 1.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取得的成绩 2011年以来,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中相继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法学、经济学、新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6个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生培养等方面确立了人才培养模式,在教材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社会工作专业确立了“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就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法学专业制定了法学人才分类培养方案,贯彻分类培养的思路,将专业选修课划分为五个模块。进一步加强了实践课程的建设,增设案例研习课和司法实务课,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完成了专业核心课程的遴选与课程调整方案。经济学专业探索实现“教学+研究+调查”的培养模式。新闻学专业通过以“5+1”课程群为核心,以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形式,打造以“素质能力为核心、知识技术为载体”的复合型、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于2014年积极申报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 2014年,公共管理系申报了行政管理专业。2015年,中国语言文学系正在探索开办对外汉语专业以适应学校孔子学院带来的国际效益,社会工作学院开展了中美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联合培养项目。 (四)课程建设 近年来,学校在课程改革与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专业核心课程、通识核心课程、创新创业核心课程及精品在线课程为着力点,初步构建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体系。 1.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2年年底,学校正式推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学校制定出台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关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几点意见》等文件。在推进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学校及各教学部门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专题研讨会,充分论证核心课程设置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政治学与行政学等专业对所属专业的核心课程邀请了校外专家进行论证,社会工作等专业采取教改立项的方式进行研究。经过充分酝酿、严谨论证,各专业结合实际情况,严格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经过多次更正、修改,14个专业、140余门核心课程名称及课程规划获得最终确定,并纳入近年的本科培养方案之中,为学生获取专业核心知识提供了指引。同时,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等专业形成了多篇研究报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新闻学等专业形成了多个符合学校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2.通识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 学校在同类院校中较早开展了通识课程教育,2013年,学校召开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明确提出要通过总结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查找不足,认真研究和规划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相继剔除了40余门学生认可度低的通识课程,围绕专业知识轴心增补了50余门通识课程,确立了以哲学思维类课程、史学类课程及计算机类课程为核心的通识课程群。 3.打造精品视频在线课程 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对加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以及组织管理办法。 在以往建设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础上,2013年、2014年分别由学校的谷振诣教授、李家华教授主讲的《批判性思维》(点击率近3万次)《一起学创业》(点击率近4万次)在教育部“爱课程”网正式上线。 4.创新创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开展了十余年,曾获得国际劳工组织和团中央授予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2006年)和“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要求,顺应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学校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