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纤维的鉴定.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纺织纤维是结晶态和非结晶态的混合物,从整根纤维来看,表现出两方面的特征:第一是大分子排列方向和纤维方向的关系。大分子排列方向与纤维轴向符合的程度叫“取向 度”。第二是纺织纤维中结晶区的比例用“结晶度”来表达。结晶度一般是指结晶区的体积占纤维总体积的百分数。 纺织纤维的鉴别:是根据纤维内部结构、外观形态、化学与物理性能的差异来进行的。鉴别步骤是先判断纤维的大类再具体分析出品种,然后作最后验证。常规的 鉴别方法有: 手感目测法:手感目测法是鉴别纤维最简单的方法。它是根据纤维的外观形态、色泽、手感及拉伸等特征来区分天然纤维棉、麻、毛、丝及化学纤维,适用于呈散纤维状态的纺织 原料。天然纤维中,棉、麻、毛属于短纤维,它们的纤维长短差异很大,长度整齐度差,蚕 丝是长丝,长而纤细,具有光泽。化学纤维中,粘胶纤维的干、湿强力差异很大,而其他化 学纤维,因其外观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人为控制,所以无法用手感目测法来区别。下面两个 表是常用纤维的手感目测比较如表 1、2 所示。 表 1 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手感目测比较 观察内容 观察内容/纤维 类别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长度、细度 含杂 差异很大 附有各种杂质 色泽 柔和但欠均一 相同品种比较均匀 几乎没有 近似雪白,均匀,有的有金属般光 泽 表 2 各种天然纤维手感目测比较 观察内容 观察内容/纤 维品种 棉 苎麻 羊毛 蚕丝 手感 柔软 粗硬 弹性好,有暖 感 柔软、光滑, 有冷感 长度(毫米) 大 细度 15-40 离散 60-250 离散 20-200 离散 大 大 很长 10-25 20-80 10-40 10-30 (微米) 含杂类型 碎叶、硬籽、 僵片、软籽等 麻屑、枝叶 草屑、粪尿、 汗渍、油脂等 清洁、发亮 显微镜观察法:用生物显微镜放大300~400 倍左右,观察纤维的截面与纵向 形态,就能把它们鉴别出来。下面是纤维断面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纵向和横向断面可以发现不同纤维的明显差异,如图/表 3 所示。表 3 常见纤维纵横向形态 纤维 纵向形态特征 断面形态特征 棉 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 腰圆形,有中腔 苎麻 有横节、竖纹 腰圆形,有中腔及裂缝 亚麻 有横节、竖纹 多角形,中腔较小 羊毛 表面有鳞片 髓 圆形或接近圆形,有些有毛 兔毛 表面有鳞片 哑铃形 桑蚕丝 表面如树干状,粗细不匀 形 不规则的三角形或半椭圆 柞蚕丝 表面如树干状,粗细不匀 圆形 相当扁平的三角形或半椭 粘胶纤维 纵向有细沟槽 锯齿形,有皮芯结构 富强纤维醋酯纤维维纶 腈纶 氯纶 平滑 有 1-2 根沟槽有 1-2 根沟槽 平滑或有 1-2 根沟槽 平滑或有 1-2 根沟槽 较少齿形或接近圆形不规则的带状 腰圆形 圆形或哑铃形接近圆形 涤纶、锦纶、 丙纶 平滑 圆形 密度梯度法:密度法根据各种纤维具有不同的特点来鉴别纤维。测定纤维密度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的密度梯度法,它利用悬浮原理来测定固体密度。分三个步骤 鉴别:1.配定密度梯度液;2.标定密度梯度管;3.测定和计算 荧光法:荧光法根据紫外线荧光灯照射纤维时,纤维呈现不同颜色来鉴别。各种纤维的荧光颜色参考如下表: 纺织纤维的荧光颜色 纤维种类 荧光颜色 纤维种类 荧光颜色 棉 淡黄色 粘胶纤维 白色紫阴光 棉(丝光) 淡红色 粘胶纤维(有光) 淡黄色紫阴光 黄麻(生) 紫褐色 涤纶 白色青光很亮 黄麻 黄麻 淡蓝色 锦纶 淡蓝色 羊毛 淡黄色 维纶(有光) 淡黄色紫阴光 丝(脱胶) 淡蓝色 燃烧法:各种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特征也不同。通过观察纤维观察接近火焰、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后的燃烧特征,散发的气味及燃烧后的残留物,可将常用纤维分为三类, 即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合成纤维三大类。这三大纤维的燃烧特征有明显差异,如下表 所示。 三大纤维的燃烧特征 纤维类别 纤维类别 接近火焰 在火焰中 离开火焰 残留物形 后 态 味道 纤维素纤 维 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 继续燃烧 细腻、灰 白色 烧纸味 蛋白质纤 维 收缩 渐渐燃烧 不易延燃 松脆、黑 烧毛发臭 灰 味 合成纤维 收缩、熔 各种特殊 融 熔融燃烧 继续燃烧 硬快 气味 燃烧法能有效地识别上述 3 大类纤维,在特定条件下,也可用于鉴别纤维,但难以鉴别相同种类中的不同品种。 化学溶解法:利用各种纤维在不同的化学溶剂中的溶解性能来鉴别纤维的方法。它适用于各种纺织纤维,特别是合成纤维,包括染色纤维或混合成分的纤维、纱线与织物。根据溶解情况对照下表 化学溶液37 化学溶液 37 二甲 纤 15% % 75% 维 盐酸 盐 硫酸 甲酸 (浓) 间甲酚 (浓) 5%氢氧 基 化钠(煮 二甲 甲酰 苯 酸 沸) 胺 棉 不溶(沸 不 部 溶 麻 分溶) 不溶(沸 部 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 溶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