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县羊皮鼓舞研究-《大观》(2015年3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9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茂县羊皮鼓舞研究-《大观》(2015年3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茂县羊皮鼓舞研究 作者:王冬梅 来源:《大观》2015年第03期 项目研究成果: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ycx14128 一、宗教舞蹈对羊皮鼓舞产生的影响 “一夜羌歌舞婆娑,不知红日已瞳瞳。”羌族人民能歌善舞,不论是在劳动生产、节日聚会、婚丧嫁娶时都要唱歌跳舞。其民歌音韵悠扬,自成一格;舞蹈节奏明快,热情奔放。歌舞时常常以民族传统乐器羌笛以及小锣、手铃、羊皮鼓等伴奏或独奏。 羌族的羊皮鼓舞必须由少数民族羌族的巫师——“释比”来主持。在少数民族羌族文化中,释比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不仅要主持各种节日的祭祀活动,还要为各家各户许愿还愿,消灾祈福,每一种仪式都会有特定的舞蹈。释比手中的羊皮鼓,不是一件乐器,而是法器,祭祀都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的,整个祭祀的过程十分庄重严肃。“同样是祭祀,同样是敲羊皮鼓舞,不同的地方释比的动作、神态都会不同,演唱的段子也不一样。” 从宗教信仰看,羊皮鼓是释比做法事专用的神圣物品,羊皮鼓意味着经文和文字,只有释比能够击鼓唱经也就是拾回羌人有关文字的记忆。且听释比所唱《羊皮鼓经》:“鼓经唱起颂木比/木比造下千秋鼓/凡人敲来识字鼓/识字鼓是双面鼓。”又道:“神鼓木比传凡人/现在释比来传承。也就是说,天神给予人世间的羊皮鼓是“识字鼓”,最终真正掌握了这“识字”神鼓奥秘并且把它传承下来的乃是羌族释比。因此,羌族传统强调羊皮鼓乃释比唱经做法事的专用法器,以及再三讲述羊皮鼓来历故事的底蕴,均在于暗示释比乃羌民社会中唯一掌控着经文和文字这“文明的标志”的人,而掌握着经文及文字也就意味着拥有文化的权力和神圣的身份,借用法国学者福柯的话来说,也就是意味着“话语权”的拥有。拜之,在文化和宗教上拥有“话语权”,当然也就能让庶民大众听信于释比,尊奉并崇正如马林诺夫斯基论及巫术时指出,“法师们靠其秘传的知识,部分的控制着团体的实际行动,因而成为社区中的要人”。羌族谚语“老民的知识多,寨首的知识多多,释比的知识多多多”,也反映出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的羌人对释比文化身份和非凡地位的诚心诚意认同。在信奉原始宗教的羌民社会中,释比作为神职人员,他们平时身着日常服装,并不脱离生产,也娶妻生子,过着同常人一样的吃、喝、拉、撒、睡的世俗生活,可是,一旦他们进入仪式场景,敲响羊皮鼓···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