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职业教育研究》(2015年8期).docx

  • 0
  • 0
  • 约2.38千字
  • 约 27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职业教育研究》(2015年8期).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姚培 孙毓涛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5年第08期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13名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高,处于严重倦怠的教师比例达5.3%,一般倦怠程度以上的教师比例达68%,轻度倦怠程度以上的教师比例达100%;青年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上的检出率达64.6%;在“去个性化”维度上的检出率为23.9%,男性高于女性;在“低成就感”维度上的检出率达79.6%,女性高于男性,但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在子女年龄、专业热门程度上有显著差异;与岗位、教龄、经济收入有一定关系,但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婚龄、学历、职称、专业、城市认可度上的差异不显著。夏季、冬季情感耗竭感较强,晚上和下午疲劳感最强,年终时成就感最低。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倦怠;青年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8-0036-06 一、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人们对“职业倦怠”一词并不陌生,但职业倦怠的内涵有多种解释:第一种是以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为代表的临床观点;第二种是以马勒诗(Maslach)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观点;第三种是以奎内思(Cherniss)为代表的组织观点;第四种是以耶鲁大学萨若森(Sarros)为代表的社会历史观点。目前,马勒诗(Maslach)等人于1981年提出的有关职业倦怠理论被不少学者认可并广泛应用,即职业倦怠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的症状。 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中国上班族工作和谐指数调查”结果表明,上班族的工作和谐状况不容乐观,其中,教师、医护人员、编辑/记者出现不和谐的比例分别为76%、73.8%、70.3%。“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34.6%的教师承受的压力非常大,47.6%的教师承受的压力比较大;86%的教师有轻微工作倦怠,58.5%的教师有中度工作倦怠,29%的教师有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近40%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0.70%的教师生理状况不是很理想;超过60%的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教师有“跳槽”的意向。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第一次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教师的倦怠程度高居第三位(仅次于公务员与物流/运输人员),属于高发人群。吉林大学“2006年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分别有44%、46%、27%的高校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去个性化;女教师在情绪衰竭方面要显著高于男教师;低学历教师的低成就感水平要高于高学历教师;36~40岁年龄段的高校教师情绪衰竭要高于其他年龄组教师。2008年,袁洪对25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衰竭问题最为严重,占57.74%,个人成就感降低问题占31.09%,去人格化问题也呈现出一定的发展势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各指标在性别、年龄、职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表现与普通高校教师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影响其生理及心理、去个性化、个人低成就感和知识枯竭四个方面的因素有些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高职院校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特别是青年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最大,成就感最低。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面临着较大压力,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精神压力将进一步加大,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加,职业倦怠现象将愈发凸显,为了保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笔者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对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院青年教师的倦怠现状,为学院的青年教师培养和职业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决策依据。 (一)调查对象 为了研究我院青年教师群体不同岗位、不同专业领域的职业倦怠状况,本研究将调查对象范围定为专业教师、教辅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向全院青年教师发放调查表120份,收回有效调查表113份。其中,男性59人、女性54人;初级职称占3.54%,中级职称占92.92%,副高级职称占3.54%,无正高级职称教师。 (二)调查内容设计 因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故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将本次调查内容设计为: 1.个人基本情况:岗位性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子女年龄、学历、学位、研究领域、经济条件等常规内容,还增加了职业倦怠的第四维度——“时间层面”调查内容,如表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