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主要害虫绿色防控试验及产业化应用前景 -《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9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5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甘蓝主要害虫绿色防控试验及产业化应用前景 -《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9期).docx

  1. 1、本文档共5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甘蓝主要害虫绿色防控试验及产业化应用前景 作者:秦文斌 山溪 肖燕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09期 关键词:甘蓝;主要害虫;绿色防控 近年来,随着甘蓝基地种植年限的增加,害蟲发生较为严重,主要有甘蓝鳞翅目害虫如菜粉蝶、小菜蛾、斜纹夜蛾等危害,已严重影响到甘蓝的产量和品质[1-2]。利用网纱、性信息素、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等组合的绿色防控措施,可以提高甘蓝品质,进一步减轻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4]。因此,选择合适的害虫绿色防控措施,对提高甘蓝品质和经济效益、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实现优质高效生产至关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供试品种为甘蓝瑞甘17(鉴定号:国品鉴菜2015039),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18年8月2日采用基质育苗,用网纱覆盖苗床,幼苗定植前3 d防治害虫1次。大田统一整地施肥、铺管、覆双面膜,正面银灰色,反面黑色。定植密度为 45 000株/hm2,生育期水肥一体化栽培。9月1日定植,11月26日收获结束。本试验以甘蓝鳞翅目害虫为主要防治对象开展甘蓝大田害虫简约化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试验设性信息素+网纱、性信息素+生物农药、性信息素+化学农药、常规防治区(CK)共4个处理,具体见表1。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0.1 hm2。 1.2 调查害虫的方法 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之日开始调查成虫,每隔6 d调查1次,分别计算各诱捕器的诱虫数,记录各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的害虫数量直至采收期,分开调查各小区害虫并计算总诱虫数量。整株甘蓝叶片要调查记录甘蓝田鳞翅目3种主要害虫的幼虫数量。甘蓝田叶片的活虫数在实施第3天进行详细记录调查[5],对照株调查方法同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集成虫情况 由表2可知,秋甘蓝整个生育期内不同性信息素诱捕器处理诱集的成虫量间均无显著差异,3种害虫从诱捕量看,斜纹夜蛾>菜粉蝶>小菜蛾。 2.2 对幼虫的防治效果 由表3可···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