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低碳农业联合生产强度测算与分析-《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16期).docx

  • 0
  • 0
  • 约3.84千字
  • 约 50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西北地区低碳农业联合生产强度测算与分析-《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16期).docx

  1. 1、本文档共5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西北地区低碳农业联合生产强度测算与分析 作者:葛泓希 陈儒 姜志德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16期 摘要:结合1995—2015年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估算农业碳排放量与净碳汇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农业碳脱钩、耦合模型计算低碳农业的联合生产强度,并基于扩展的LMDI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呈现两阶段增长趋势,农业净碳汇量则经历了“波动增长—低谷—持续增长”三阶段变动;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处于弱脱钩状态,联合生产强度由净碳汇量与经济增长的耦合程度反映,处于弱耦合状态,虽然农业碳排放量、净碳汇量的增长速度稍慢于经济增长,但整体上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处于良性互动发展之中;农业碳脱钩、耦合效应可分解为农业碳强度、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农业人口规模等5个效应,其中农业碳强度是影响西北地区碳脱钩与耦合的关键因素,农业经济水平对脱钩与耦合效应的贡献率较稳定。 关键词:联合生产强度;碳脱钩;碳耦合;影响因素;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16-0327-08 收稿日期:2018-04-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4XJC790013)。 作者简介:葛泓希(1994—),女,云南玉溪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低碳农业研究。 通信作者:姜志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 农业生产是全球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排放源,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碳排放量约占总体碳排放量的17%[1]。不同于工业等其他产业,农业生产在释放大量温室气体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以及農地土壤固碳氮能力吸收、封存温室气体。因此,农业生产兼具碳排放和碳汇双重功能。目前学术界围绕农业碳排放和碳汇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涉及碳排放量与碳汇量测算体系的构建[2-3]、低碳农业发展绩效评价[4]、碳脱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5]等,同时指出发展低碳农业是未来实现绿色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荒漠化面积广阔,与东部、中部地区生态环境相比更为脆弱,因此,关注西北地区低碳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目前,学界对西北地区低碳农业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的介入。马蓓蓓等回顾了陕西省碳排放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并对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6];冉锦成等在估算、分析西北5省农业碳排放的基础上,构建环境效率评估模型测算了西北地区农业碳减排潜力指数[7];张振龙等运用非参数核密度方法对西北干旱区农牧业生态系统碳排放的演进趋势进行分析,并剖析了各省农业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差异等[8]。现有研究成果已为进一步探究西北地区农业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近年来有关低碳农业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农业碳排放、碳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究农业低碳发展能否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李波等基于投入视角测算了我国农业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发现主要农业省份碳排放弹性特征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9];张玉梅等运用Tapio弹性分析方法探究大城市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并分解出农业碳排放技术脱钩弹性、结构脱钩弹性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10];王太祥等测算了西北干旱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考察其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响应关系并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同时预测了农地利用碳排放零增长的时点[11]。总体而言,目前对低碳农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相对零散,较缺乏的是未能将农业碳排放与碳汇纳入到一个框架内进行分析,从而忽视了农业碳汇供给侧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同时对于现有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学者在研究区域的选择上对西北这一特殊生态环境地区的关注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联合生产理论和Tapio脱钩理论,运用碳脱钩、耦合模型及LMDI恒等式,结合1995—2015年西北5省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量、碳汇量与经济增长的脱钩、耦合状况,总结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量和碳汇量的变化趋势,探究农业碳排放脱钩和净碳汇耦合的分解效应,以期为西北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指标测度与数据来源 1.1 低碳农业的联合生产强度 联合生产是指相同的要素投入可以带来2种或2种以上产品的生产过程,这些产品可能存在技术、经济和制度等方面的联合,在形式上大致可以归类为经济产出与非经济产出的某种组合[12]。农业生产过程不仅涉及农产品的生产,还包括伴随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碳产品,按照人类需求可以将其划分为2类:一类是作为目标产出的期望产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