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时代下的心理消费-《青年文学家》(2018年18期).docx

  • 0
  • 0
  • 约1.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论信息时代下的心理消费-《青年文学家》(2018年18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论信息时代下的心理消费 作者:姜悦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8期 摘 要:网络信息时代实际上是媒体全面接受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兴起,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各种各样的便信息如潮水般涌来。“信息超载”带来的“信息爆炸”,将人们卷入信息的冲击波和气浪中,使人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操纵控制。在爆炸的信息中,传播尤为迅速,尤其引起人们兴趣的,便是在网络、书刊上随处可见的名人的绯闻八卦,轶事隐私。在娱乐化、消费主义至上的社会环境下,读者怎样进行理性的心理消费,保持理智的思考,是现代人应该普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时代;新闻媒体;读者;心理消费 作者简介:姜悦,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2 每天、每周、每月刊登在报纸杂志和网络上的名人绯闻八卦、轶事隐私,成为现代读者订阅消费的新宠。人们无意识地、习惯性地搜寻消费明星、名流乃至政坛人物的“新闻”,对于名人身上发生的“新闻”了若指掌,甚至达到如数家珍的地步。这种“新闻”像任何一种产品,有自己的生产线和销售线,只是人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种产品。这种产品像任何一种产品一样,被生产商生产销售,被读者购买消费;不同的是,读者对于这些“新闻”的消费是一种心理消费,是为了获得心理的满足。世界好像就需要这样的一个剧场,舞台上演出人们想看的热闹,展示普通人所不了解的“上流社会”,从而满足舞台下观众的某种心理需要。在这个剧场里,人们只是一个在舞台前不明就里的看客,猎奇地观看舞台上那不一样的世界。正如雨果曾经说过的:对于我们来说,高墙里正在发生着的什么事,是非常令人好奇的。《虚伪者的狂欢节》一书将引领读者走进“高墙”内,用不一样的眼光解读舞台上的热闹。相信读完这本书的读者再看这个舞台,将有不一样的感受,最起码,会多一点理性地思考,少一点天真地猎奇。 法国著名记者阿尔贝·杜鲁瓦著的《虚伪者的狂欢节》(1998年由时事出版社发行,由逸尘、边芹翻译)针对多年来国际上日益高涨的追星现象进行深入观察和思索,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分析了名流、媒体、读者三者之间的理不清、斩不断关系,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名人轶事制造厂的后车间。这本书极其深刻地从政治、商业、伦理等多个角度剖析名人新闻的内幕,同时也给中国日益开放的新闻媒体一个提醒: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进入了科学理性的时代,但随之而来的“理性”却并不理性。名流和其新闻的操控者历来是一种共谋的关系,尚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打···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