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在其“文学王国”中对时间的探索-《青年文学家》(2018年18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福克纳在其“文学王国”中对时间的探索-《青年文学家》(2018年18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福克纳在其“文学王国”中对时间的探索 作者:李东霞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8期 基金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年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莫言与福克纳‘文学王国’的建立对文学创作的意义”,项目编号:syjs201758。 摘 要:西方哲学的发展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福克纳作品中对时间的探讨即与柏格森的时间理论具有相关性。《喧哗与骚动》的真正主题是时间,作者以昆丁为喉舌逃避时间,以班吉为喉舌打乱线性时间,更以迪尔西为喉舌战胜时间、打破时间的限制。一个故事乃是作者哲思的旅程,通过对几种时间观的分析比较,作者的倾向已彰明较著。 关键词:时间;意识;过去;现在;未来 作者简介:李东霞(1993.9-),女,汉族,新疆乌苏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6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中英(美)文学比较。 [中圖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1 一、引言 福克纳对时间的探索在《喧哗与骚动》中体现得最为充分。福克纳关于时间的哲学与柏格森的心理时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认为有人的意识参与的时间,即“心理时间才是真正的时间”(徐铮 4),而钟表是衡量时间的错误装置。在《喧哗与骚动》中,班吉和昆丁对线性时间观的反响有较大差异;迪尔西作为作者希望的象征,在与时间的博弈中获得了全胜。 二、线性时间观的突破与禁锢 康普森家的三个男孩中,班吉生来是个白痴,昆丁因为不敢面对现实与未来而选择了投水自尽。然而,不论是白痴或是哈佛的高材生,作者在时间问题上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 班吉:模糊、混沌的时间观 班吉对时间的认知十分模糊,他总是将现在(班吉33岁)与有凯蒂疼爱的曾经混淆。看到凯蒂用过的物品,走过凯蒂带他去过的地方,都会使得班吉回到过去的时间里。班吉的叙述多由简单句构成,过去与现在在他的脑海里、叙述中纵横交错,多年以前发生的事与此···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