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及实现路径-《河北科技图苑》(2018年4期).docx

  • 0
  • 0
  • 约2.44千字
  • 约 18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及实现路径-《河北科技图苑》(2018年4期).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及实现路径 作者:陈良 来源:《河北科技图苑》2018年第04期 摘要:通识教育理念从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模式四方面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提出新要求,从终极目标、宏观目标、期望目标以及具体目标分析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架构。认为可以从教育内容多元化、教育模式信息化以及教育实践立体化这三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路径,最后提出高校学生“自我培养”问题。 关键词:通识教育理念;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8.0071 通识教育又称普通教育、自由教育、全面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智力、品德、体能、心理等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社会责任意识的合格公民。它是一种面对高校学生的非专业性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比较,具备明显的广泛性和非功利性特征,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已在高校普遍推行并得到广泛认可。通识教育的本质主要是探讨“何种知识更具备价值性”的问题。就个体发展而言,通识教育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广博的资源信息界域,让其依据自身的身心特征、兴趣爱好、优势劣势以及发展规划慢慢成长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就社会发展而言,通识教育就是在学科融合环境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为其将来能够自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打下坚实基础;就知识发展而言,通识教育尤为重视个体的选择性和知识的包容性,可以在打破专业学科局限的基础上促进知识领域的交融贯通,是创新知识、创造知识的一个有力渠道。由此可以看出,通识教育探讨的是无论在任一时期、任一环境里,个体发展、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最不易变的知识信息,而这些正是身处知识多元化环境下高校学生最应具备但却较为缺失的知识能力。信息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简单了解图书馆馆藏布局、资源类型及掌握一定的信息检索手段就足够了,而是要让学生真正了解信息的重要性,激发其主动使用信息的意识,培养其收集整理、存储应用、创新创造信息的行为能力。信息素养教育并非是“昙花一现”的阶段性教育,而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貫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之中。目前信息素养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面临着种种困难,需要科学的现代理念加以指引,通识教育理念正好与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相契合,可以为其提供优化理念、整合资源的有力条件和系统思路,因此研究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1]。 1 通识教育理念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提出新要求 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行为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已逐渐被高校重视并加以贯彻落实。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教育内容单调乏味,信息素养教育多采用高校自行编写的教学资料,内容多为信息基础知识和数据库操作技能,让学生感觉无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教育实践缺乏,很多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更为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未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和操作时间,容易出现“学而不会”“学而不用”的现象;三是教育过程专业性不足,多数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由馆员负责,因馆员专业背景有限,无法针对文科、理科以及工科学生进行区别教育,导致教育过程中专业性不足,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倦怠情绪[2]。鉴于此,通识教育理念对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以下新要求:(1)教育资源方面,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呈现,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也呈现出数字化特征,不同来源的数据要进行专业资源整合才可以为学生所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增加馆藏资源的同时,怎样开拓更多的信息资源渠道,通过网络实现专业资源的优化整合,并将其融入信息素养教育中去,是目前要考虑的一大问题[3]。(2)教育内容方面,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重视的是文献检索的基础教育,而尚未延伸拓展至知识发现、保护知识产权等专业性教育需求中,这对学生有效使用图书馆资源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3)教育方式方面,通识教育理念是面对所有人开放的,由于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如何运用WeChat、QQ、mobile terminal等新媒介、新技术拓展信息素养教育范畴,如何有针对性地依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主体来确定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值得高校图书馆思考。(4)教育模式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怎样实现物理课堂与网络平台的有效链接,不再局限于课堂讲授,更多的是辅助网络手段对教学内容加以延伸与拓展,目前已有多所高校在进行开放式信息素养教育网站的实践与建设研究。 2 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架构 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强烈信息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使之具备丰富的信息理论知识,具备信息检索整理、优化整合、判断评价、存储应用、创新创造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