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零距离”服务探析-《河北科技图苑》(2018年4期).docx

  • 0
  • 0
  • 约3.57千字
  • 约 35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零距离”服务探析-《河北科技图苑》(2018年4期).docx

  1. 1、本文档共35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零距离”服务探析 作者:华婧 来源:《河北科技图苑》2018年第04期 摘要:公共图书馆对推动全民阅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互联网+”时代给图书馆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其本质是无边界、零距离。为实践“零距离”服务理念,公共图书馆应加强资源建设,满足公众阅读需求;拓展服务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激发读者参与意识,促进互动交流;创新服务方式,扩大受众群体。在服务中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营造无障碍服务空间,建立工作管理长效机制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互联网+;读者服务;零距离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8.0065 1 引言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催生了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发展模式。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标志着“互联网+”从概念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开启了“互联网+”时代。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支持推进,“互联网+”不仅融入了日常生活,为人们带来便捷的生活服务体验,也逐步向中国的第一第二产业渗透,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服务转型升级的新挑战、新任务。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图书馆法》第八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科技在公共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推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可见,利用新技术促进事业发展成为图书馆适应“互联网+”趋势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充分发挥新技术带来的发展红利,更要树立起“零距离”服務理念,双管齐下,通过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空间,不断提升办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被动的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在服务效率、服务效果、服务效益上普惠于民,实现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最大化。 2 “互联网+”时代“零距离”服务理念 2.1 “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1]。因此,“互联网+”不仅仅在技术上作用于传统行业,更带来发展理念的蜕变。而“零距离”正是“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技术等互联网通信技术,已经为打破边界、实现“零距离”提供了技术基础,这必将促进传统服务理念的转型变革。 2.2 图书馆“零距离”服务的涵义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在引进各种互联网技术的同时,更应注重对服务理念的重塑,打造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零距离”服务模式。“零距离”服务是“互联网+”思维中用户思维的进一步延伸,它源自企业管理理念,是指从资源、技术等方面为用户提供最专业、最友善、最及时的服务。这一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特别是一些服务性行业,例如医院、银行、行政服务中心等。“零距离”服务的目的是通过人性化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与服务手段,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从而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其核心与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作为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公共图书馆将“零距离”服务植入管理和读者工作中,有利于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开展“零距离”服务,就是要注重读者的主体地位,在“面对面”服务读者的同时更要“心贴心”,即站在读者的角度上,设身处地为读者考虑,通过优质的阅读资源、便捷的服务方式、良好的互动沟通,缩短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好地融入公众的生活。 3 公共图书馆 “零距离”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实践“零距离”服务,应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为引领,以新技术应用为抓手,通过用心服务、细节服务、创新服务、延伸服务等方式,逐步强化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信任度和满意度[2]。从而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消除图书馆服务供给与读者需求之间的阻碍,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享受图书馆。 3.1 精准贴合公众需求,加强优质知识供给,实现服务内容“零距离” 3.1.1 准确把握读者需求,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当前,我国许多公共图书馆的文献采购流程依然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花费大量书款,占据大量书架却无人问津的图书成为“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