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依然”的语义及语用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11期).docx

  • 0
  • 0
  • 约3.1千字
  • 约 37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副词“依然”的语义及语用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11期).docx

  1. 1、本文档共37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副词“依然”的语义及语用研究 作者:杨智渤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第11期 摘 要:本文对副词“依然”的语义及语用问题进行多方面探讨。在语义方面,将“依然”置于具体的语境中,对其内部的语义结构及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说明。在语用方面,分析了“依然”的反预期功能及不同情况下的信息凸显问题。可以发现,前提句O的两种表现形式对“依然”句的信息地位具有直接的关联作用。当O为隐性形式时,“依然”所引导的Q通常为表义重点,处于前景位置;当O为显性形式时,“依然”所引导的Q通常为句子的解说部分,处于背景位置。 关键词:依然 反预期 语义结构 语义关系 信息地位 一、引言 “依然”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时间副词,《现代汉语词典》(2012)将其定义为“依旧”,《现代汉语虚词例释》(1982)将其解释为跟“依旧”的意义、用法大致相同,表示某种情况维持不变,和原来一样。这种“以词释词”的释义方式虽简洁易懂,却难免让人产生困惑。目前,我们所能检索到的有关“依然”的语法研究,只局限在与“仍然”等近义词的对比分析上,如王功龙和刘东(2005)、李树和任海波(2008)等对“依然”与“仍然”的用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秦晴(2013)考察了“依然”与“依旧”的使用状况。此外,尚未见到专门针对“依然”的研究成果出现。本文立足于“依然”所在的基本句式,对其内部的语义结构关系进行细致分析,探讨“依然”的反预期功能。据此,本文认为“依然”可看作一个反预期标记,“依然”句的信息地位与前提句O的隐现形式有关。 二、“依然”的语义结构分析 “依然”表动作行为或事件在时间轴上持续运行,属持续量时间副词,常出现在表转折的语义结构中。一般来说,转折句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项提出某种事实或情况,后项述说与前面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例如: (1)虽然每天很累,但感到很充实。(《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2)中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依然”所在的转折句比较特殊,通常在转折前项前面还蕴含着“依然”所修饰事件的此前的情况。因此,“依然”所在的语义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我们将其记作: O+(虽然)P+(但是)“依然”Q 其中,“O”指在P介入之前已经存在的某种情况,“P”指影响、干扰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某种因素,“Q”指“O”不受“P”的阻碍或影响而延续下来的最终结果,该结果一般具有主观色彩,“依然”通常出现在最后的分句中。例如: (3)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要算老鼠了(O)。尽管人们在不停地灭鼠,猫、蛇、黄鼠狼、猫头鹰等许多天敌也在时时刻刻地威胁着它们(P),但各种鼠群依然无忧无虑地生存着(Q)。(《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4)我大概有9到10条日常的裤子,其中有一条棕色灯心绒的裤子,是我穿得最多的(O)。上面被我弄了一个洞,我很沮丧(P),但依然会穿它(Q)。(姚明《我的世界我的夢》) 例(3)中,“O”为老鼠的生存状态,“P”为可能影响老鼠保持其正常生存的各种外力因素,“Q”为老鼠不受其影响而继续存活的状态。例(4)中,“O”为常穿一条灯芯绒裤子;“P”为影响其继续穿着的因素,即“弄了一个洞”;“Q”为当事人不受其影响,而继续穿着的状态。 (一)“O”的表现形式及语义类型 1.“O”的表现形式分析 由上述语义结构可知,“依然”引导的“Q”是先前情况“O”所延续下来的某种情况。因此,如果“依然”句成立,那么“O”必然存在,且通常具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分别为显性与隐性的存在方式。显性存在表现为“O”明确出现在句中,无需读者的推断与假设,即可获得有效信息,如例(3)、例(4)。隐性存在表现为“O”没有明确出现在句中,其隐含义需要读者的分析与推断才可获得。例如: (5)许多年后,他再次回到久别的母校(P),一切亦如当年一般,小湖依然清澈见底,拂柳依然明晰动人,教学楼前面的小树林里依然摆放着几张长长的座椅(Q)。(《报刊精选》1994年) (6)300多年来,赵州桥经历了无数次狂风暴雨、洪水地震(P),至今依然屹立在华北平原上,成为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Q)。(《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与例(3)、例(4)不同,例句(5)、例(6)中,“O”是隐性的,没有明确出现在语篇中,但通过上下文,仍可推断出“O”的情况。如例(5)中并未交待“他回到母校”之前学校的情况,但我们可以推测出多年前,学校就已经是“小湖清澈见底,拂柳明晰动人,小树林里摆放着几张长长的座椅”的情况。例(6)同理,文中并未说明“300年前的情况”,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推测出“赵州桥在300多年前就已屹立在华北平原”的事实。可见,“依然”的出现,标记了“P”介入之前发生的情况,不论“O”是否出现,“依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