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双宾句的右向性及其强度差异-《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8期).docx

  • 0
  • 0
  • 约1.25千字
  • 约 5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英汉双宾句的右向性及其强度差异-《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8期).docx

  1. 1、本文档共5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英汉双宾句的右向性及其强度差异 作者:张 勍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08期 摘 要:本文在肯定“V索+NP1+NP2”句式为单宾说的框架下,通过对英汉双宾句句式语义的初步比较,提出了这样的理论假设:英汉双宾句的语法意义都是右向给予义,二者的区别只是前者强势,后者较弱,并试图据此对英汉“V+NP1+NP2”句式义与动词义在“互动”上的差异性现象做出统一解释。 关键词:单宾说 右向性 强势 弱性 推动力 “V索+NP1+NP2”句式的属性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总的来说可将目前的分歧归纳成两类: 1.单宾说。持该类观点的学者认为“V索+NP1+NP2”整个结构应看作领属性偏正结构作定语的单宾语句式。如沈阳等(2001),以“他偷了音音一个钱包”为例,从“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角度论证了“音音”为表示出处义的介词词组,而非论元性名词组。 2.双宾说。赞成该类观点的学者大体上认为NP1与NP2之间在语义上的领属关系不足以否定这类句式的双宾性。以陆俭明(2002)为代表,运用“广义语法动态性”“广义配价模式”理论将“吃了他三个苹果”分析为双宾句。 关于“V索+NP1+NP2”的句式属性,本文倾向于将其定义为单宾句。在判断其为单宾句的整体框架下,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提出关于英汉双宾句句式义的理论假设,以期对二者相应的句法行为上的差异做出统一的解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将其定性为单宾的意义。 一、“单宾”框架下关于英汉双宾句句式义的推导 关于英汉双宾句的句式意义,石毓智(2004)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汉语是双向的,即客体既可由主语向间接宾语转移,也可朝相反的方向转移;英语则是单向的,客体只能由主语向间接宾语转移,而不能相反。石文是在将“V索+NP1+NP2”定性为双宾句的框架下进行阐述的,侧重揭示了英汉双宾结构在语法意义上的差别以及相应的词汇概念方式上的互异。 与其不同的是,本文将“V索+NP1+NP2”单宾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汉语双宾句式的形式和意义进行重新界定:其形式为“V给+NP1+NP2”;意义为“主语(S)通过V这种动作使NP1(客体)的所有权从S右向转移到NP2(目标)”。在此基础上,英汉双宾句式的共性得到凸显。具体分析如下: (一)汉语里“V+NP1+NP2”是由以下两种“同形但不等值(“值”指句式属性和句式义两个方面)”的子类组成: (1)V索+NP1+NP2 单宾、左向索取义 (2)V给+NP1+NP2 双宾、右向给予义 (二)相比较而言,英语里的“V+NP1+NP2”则是由“同形且等值”的两个子类组成: (3)V索+NP1+NP2 双宾、右向给予义 (4)V给+NP1+NP2 双宾、右向给予义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汉语里的“V+NP1+NP2”是句式义——“索取义”和“给予义”的集合,同一句式同时兼表了两种不同的语义信息,而英语里的“V+NP1+NP2”則···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