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直解作品词语方言例释-《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8期).docx

  • 0
  • 0
  • 约1.98千字
  • 约 11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许衡直解作品词语方言例释-《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8期).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许衡直解作品词语方言例释 作者:佟晓彤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08期 摘 要:许衡直解作品是元代儒学大师许衡对《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所作的通俗解读,文章通俗易懂,口语化程度较高,保持了元代口语的基本面貌。这些直解作品中不仅存在着许多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依旧被广泛使用的常用词,而且还保存了一些沿用至今的方言词。本文将对许衡直解作品中所保留的一些仍活跃在现代诸方言中的词语进行阐释,以印证元代口语与现代方言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许衡直解作品 方言例释 方言词典 一、引言 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词语同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的词语一样来自古代汉语,是古汉语中的词语在广义上的“现代汉语”中的存留。方言中所保留的古代词汇,一方面来自文言作品,另一方面则来自古白话作品。古白话作品是近代汉语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近代汉语和现代诸方言关系十分密切,是不言而喻的。不少近代语词在现代普通话里消失了,却保存在某些方言中,方言可以证古,这已成为汉语史研究者的共识。有的论著甚至把‘印证方言’提到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强调”[1]。 许衡的直解作品(包括《小学大义》《大学要略》《大学直解》和《中庸直解》四篇文章)即是古白话作品中的一员,其语言通俗易懂,口语化程度较高。这些直解作品“皆课蒙之书,词求通俗,无所发明”[2],保持了元代口语的基本面貌。尽管生活于现今时代的我们无法聆听其真实的语音,但却可以通过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汉字来了解其词汇上的特色。其实,作品中留存着一些沿用至今的方言词,便是许衡直解作品在词汇上的特色之一。 本文将对许衡直解作品中所保留的一些仍活跃在现代诸方言中的词语进行阐释,目的在于以方言这块“活化石”来印证这些元代白话词语的意思,并表明元代口语与现代方言的密切关系。本文的依据主要是各部方言词典和一些方言使用者的语感。 二、伴当:名词,同伴、伙伴 (1)与人做伴当呵,信实不说谎,便是伴当其间的道理最上等好处。(卷三《大学要略》) (2)一日在朝廷为官,决忠于君,在家兄弟和睦,在外与人作伴当老实,心里慈爱,觑着百姓,恰似觑着家里孩儿每一般。(卷三《大学要略》) “伴当”一词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普通话用“同伴、伙伴、朋友”等词来表达与例句中的“伴当”相同的意思。《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西宁方言词典》中收录了“伴当”一词:“伴当,伙伴。你上山里去嗬找个伴当吧!” 在近代汉语中,“伴当”一词较为常用,除出现在《大学要略》中外,还在《水浒传》等一些古白话作品中出现过。如《水浒传》:“西山地面广阔,可令童威、童猛弟兄带领十数个伙伴去那里开店。令李立带十数个火家去山南边那里开店。令石勇也带十来个伴当去北山那里开店。” 由以上论述可知,“伴当”是一个近代白话中较常用的口语词,它虽未进入普通话词汇系统中,但却部分地保留在了西北一些地方方言词汇系统中。 除《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西宁方言词典》外,《吴方言词典》中也收有表“同伴”之义的“伴当”一词。其所举的用例是清代末期颐琐著的小说《黄绣球》:“况且他是一双大脚,我如今也放了一双大脚,居然有个伴当。”但据笔者调查,在现代吴语中,该词已较为少用。 三、待见:动词,喜欢 (3)秦穆公又说,若做大臣的,其心里容不得人,见个有才能的人,便妒忌、憎恶、不待见他;见个美好通明的人,与他便不相合,使不得进用。这等的人,是他卑污褊浅,着实无容人之量。(卷四《大学直解》) 《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待见”词条的解释是:动词,喜爱,疼爱。①北京官话。例如:这孩子真乖,我可待见他/这块花布,我可待见它这花样。老舍《文博士》:“女子是生得美呀;脸子丑,没人待见。”②冀鲁官话。例如1932年《徐水县新志》:“不待见是不喜爱也。”③晋语。 由《汉语方言大词典》中的解释可以看出,“待见”一词主要通行于北方方言区,而且其否定形式“不待见”在某些方言(如冀鲁官话)中更为常用,其使用频率甚至高于“待见”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收有“待见”词条,具体释义是:“口语词,动词,喜爱,喜欢(多用于否定式)。”《大学直解》用的也是否定形式“不待见”。有些词典直接将“不待见”作为词条收录于其中,如《汉语大词典》就既有“待见”词条,又有“不待见”词条。 按照江蓝生先生在《语词探源笔记选录》一文中对“不待见”词条的考证,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待见”和“不待见”二词演变的来龙去脉。二者并不是简单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的关系,其实,“先有的‘不待见’,而‘待见’的使用是比较晚近的事情”[3]。自宋代始,“待”衍生出了“打算”“将要”之义,这样“不待见”即是“不愿见”“不爱见”“不喜欢见”的意思。此时,“见”是实义动词,表示“看见、见面”。后···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