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则徐留在会宁的墨宝看其文学造诣-《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9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5页
  • 2023-06-07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从林则徐留在会宁的墨宝看其文学造诣-《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9期).docx

  1. 1、本文档共5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从林则徐留在会宁的墨宝看其文学造诣 作者:侯丽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第09期 会宁县博物馆藏有林则徐对联一副,为洒金蓝色腊笺纸八言大对联,该联长177厘米,宽33.5厘米,上联“声和被纸光影盈字”,下联“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无上款,下款题“林则徐”,钤“臣林则徐字少穆印”和“埃村退叟”两方印章,这是现今唯一能看到的林则徐在道光季年西行途中留在会宁的真迹,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谥号文忠。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因其虎门销烟的壮举在中国妇孺皆知,成为民族英雄。然而,林则徐的文学造诣,恐不为众人所知。这副对联如果不考究,人们以为这是林则徐自己所作的一副对联,但经过考证,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声和被纸光影盈字”是唐代姚察、姚思廉父子二人合撰的《梁书》中的句子。《梁书·王筠传》曰:“筠又尝为诗呈约,即报书云:‘览所示诗,实为丽则,声和被纸,光影盈字。夔、牙接响,顾有余惭;孔翠群翔,岂不多愧?古情拙目,每伫新奇,烂然总至,权舆已尽。会昌昭发,兰挥玉振,克谐之义,宁比笙簧。思力所该,一至乎此!叹服吟研,周流忘念。昔时幼壮,颇爱斯文,含咀之间,倏焉疲暮。不及后进,诚非一人,擅美推能,实归吾子,迟比闲日,清觏乃申。’”约,即沈约,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当世辞宗,文坛领袖,位望显赫。“声和被纸,光影盈字”是他看到王筠呈给他的诗后,写信给王筠,表扬王筠诗写得好的语句。意思是王筠的诗句声韵和美,仿佛在纸上留下了谐雅的节奏和音响;诗句的辞藻华丽,好像每个字都闪动着耀眼的光芒。王筠虽是梁时的著名诗人,但对后世影响并不是很大,倒是沈约的这封骈体书信华词丽藻,出手不凡,所以全抄下来,供大家欣赏。下联“气往轹古辞来切今”,出自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辨骚》曰:“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这是说屈原的作品意气所向,压倒古人,发为辞藻,独开新路,文采惊人,艳丽绝世,其他人的作品很难与屈原并驾齐驱。 一副对联,出自两个朝代,而林则徐巧夺天工地将其组合在一起,对仗如此工整,由此可见,林则徐的文学造诣是多么厚博。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戍,于23日到达会宁县城,受到当地官民的热情接待。当他···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