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题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 3.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邱少云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战士”。 学习 重难点 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伟大精神。 2.学习邱少云同志为了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易懂的略读课文,学生经过多年的培养,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词语水平较高,而且小学生多崇拜英雄人物。加之文章描写的战斗场面紧张而凝重,表达感情深沉而浓烈,容易感染读者情绪,引起感情共鸣,给学生阅读带来了动力,也容易激发学生向英雄学习的美好情感。教师学法引导得当,学生会很轻松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了解背景,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学习本课前,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了解主人公。(课件出示) 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31年生。 1949年12月25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25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的“391”高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同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追记一等功,并于1953年6月1日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2.了解时代背景 在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傀儡李承晚政府发动了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进攻,美国侵略者也直接参加了侵略。战火很快烧到我国边境。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往朝鲜,和朝鲜人民军一道,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3.导入新课: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邱少云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战士”。 学习任务二:根据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卡,结合自己的完成情况,汇报预习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学会在预习中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为下一步研读课文打好基础。) 课件出示自主预习卡。 1.同桌互相交换“自主预习卡”,检查“预习卡”中的第1题和第2题。 2.选择一两位同学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自主预习卡”的第3题。 学习任务三:品读课文,体会精神 (设计意图:以问题来驱动学生读懂文意,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注意力集中。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理活动,感受邱少云烈火烧身的痛苦,体会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 (一)默读课文1—6自然段,想一想:“我们”在什么地方潜伏起来?志愿军战士潜伏隐蔽在怎样的环境下? 1.自主学习,简单做批注。 2.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1)“天亮以前,我们在391高地的山坳(ào)里,找了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潜伏起来。” “山坳”就是“山沟”的意思,点明了潜伏的地点,说明潜伏的环境比较隐蔽。 (2)我发现这条干涸(hé)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前面几十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 “可以看见”“可以看见”“听得见”说明潜伏条件非常不利,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发现。 (3)“可以想见,敌人居高临下,发现我们当然更容易。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quán)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这是对志愿军战士的严峻考验,因为“低低的咳嗽”“轻轻地蜷一下腿”都有可能暴露自己。 (4)“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都伏在枯黄的茅草里,身上也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不远处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都几乎找不到他。” “伏在枯黄的茅草里”“披着厚厚的茅草”说明班长和几个战士隐蔽得很好,很难被发现。 “全身伪装”“更好”“几乎找不到”说明邱少云的潜伏技术更高一筹。 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7—13自然段,想一想:邱少云是怎样壮烈牺牲的?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想想邱少云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战士”。 小组合作探究,勾画相关句子并做批注。 以小组形式交流: 【预设】 (1)“约莫11点钟的时候,突然一发烟幕弹飞来,在我们附近爆炸了,一排一排的炮弹跟着打过来。显然,狡猾的敌人对他们阵地前沿的安全极不放心,又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到这一带来搜索,只好把看家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在我们附近爆炸”说明潜伏部队身处险境,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一排又一排”说明敌人的火力猛烈。 “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