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灯光》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第8课《灯光》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题 8 灯光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学习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 学情分析 同样是延续革命主题,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积淀,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很简单,但要深入理解“灯光”与“火光”的联系及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不需要学生结合前面的阅读方法,关注场面,通过抓关键句来体会。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观看图片,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于文本内容及创作背景的兴趣。) 1.同学们,你觉得下面的这些图片漂亮吗?它们为什么这么漂亮呢? 美丽的灯光给我们的城市异彩缤纷,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的温暖和美丽。当你们欣赏美景时,你们可曾想过如今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是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进他们,了解他们。今天我们学习《灯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任务二:根据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卡,结合自己的完成情况,汇报预习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学会在预习中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为下一步研读课文打好基础。) 课件出示自主预习卡。 1.同桌互相交换“自主预习卡”,检查“预习卡”中的第1题,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互相纠正读音。 wǎn jiān yǐ hǎo 豫皖苏 围 歼 倚 着 郝副营长 chōng jǐng xū jūn cuǐ càn 憧 憬 黑魆魆 千钧一发 璀 璨 2.全班交流,理解词意。 (2)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①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②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③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 (歼灭:消灭(敌人)。) ④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⑤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和其他工事,供交通联络的濠沟。) ⑥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憧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向往。) ⑦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⑧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3.全班交流“自主预习卡”的第3题。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作者以什么事物的描写为线索? 灯光 (2)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灯,让作者想起了一位战争时期的战友——郝副营长。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3)朗读课文,根据下面提示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2):“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多好啊”的欢叫,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3-11):“我”回忆起的往事——郝副营长关于灯光的事。 第三部分(12):“我”想起“往事”,抒发作者对战友的缅怀之情。 学习任务三:精读课文,感受精神 (设计意图:以问题来驱动学生读懂文意,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注意力集中。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课文的大意也就明确了。) (一)自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 (课件出示)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出来,说说作者为什么看到这千万盏灯感到温暖?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作者看到宏伟的天安门,产生幸福感、自豪感,感到光明、温暖。 2.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回忆?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