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议论文阅读训练指导:《包容,成就人生高度》.docx

2023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议论文阅读训练指导:《包容,成就人生高度》.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包容,成就人生高度 ①“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美国前总统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林肯以对政敌宽广的胸怀,回答了反对他的议员的质疑,也使他在政坛声名鹊起。可见,包容,成就人生高度。 ②其实,包容是人生一种不可缺少的风度,也是决定事业高度的一个尺度。用包容并蓄的气度,将对自己不利的人心凝聚为对己有力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的领导。曹操政治抱负大,在用人上,气度也不同凡响。“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原为袁绍记事,替袁绍写文章,将曹操挖苦得骇然汗流。曹操抓住他后,惜他文采出众,只教训了几句,仍任他管文书的官。曹操对待投降过来的人,一不计前嫌,二不试试看,与自己原班人马一视同仁,量才放手而用,得益甚大。可见,原谅他人,受益自己,这不仅是一种宽厚,也体现了闪亮的人生智慧。 ③人说“大将气度”,包容不可少,要容人之过,不计前嫌。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侍郎李昭德曾说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娄师德也不计较。他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以德报怨,历经风霜雨打,仍然用平和的心态、开阔的心胸为人处世、从政为官。这种包容是一个成大事者必备的品格。 ④只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才能成就大业,成常人难成之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唐太宗宽容了魏征,成就了“贞观之治”;蔺相如宽容了廉颇,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宽容了管仲,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 ⑤包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散发仁爱光芒的境界,更是一种心怀坦荡,凝聚力量的“利器”,是助你成功的神奇力量。 (选自《共产党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 ? 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 4.简述选文第②段论证思路。 ?参考答案 1.包容,成就人生高度。 【解析】本题考查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常出现在题目、首段、末段三个位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包容,成就人生高度。 2.通过林肯以包容的胸怀在政坛上声名鹊起,引出中心论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同时充当事实论据并证明中心论点。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首段作用。本文首段列举了美国前总统林肯因为包容政敌而在政坛上声名鹊起的实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中心论点:包容,成就人生高度。并作为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3.举例论证,列举娄师德以德报怨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大将气度”,包容不可少,要容人之过,不计前嫌的观点,进而论证本文中心论点,有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细读画线句可知,此处列举了娄师德以德报怨的例子,这是举例论证。联系本段首句可知,这一具体实例,有力地证明了“‘大将气度’,包容不可少,要容人之过,不计前嫌”的观点,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包容,成就人生高度”,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 4.首先提出本段观点:包容是人生一种不可缺少的风度,也是决定事业高度的一个尺度。然后列举曹操用人不计前嫌的例子(举例论证)证明了本段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原谅他人,受益自己,不仅是一种宽厚,也是人生智慧。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细读第②段可知,本段首句即提出观点:包容是人生一种不可缺少的风度,也是决定事业高度的一个尺度。然后列举了曹操不计前嫌,任用大敌袁绍手下陈琳的例子,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作者观点。末句得出结论:原谅他人,受益自己,这不仅是一种宽厚,也体现了闪亮的人生智慧。与首句观点相呼应。 议论文阅读知识梳理 1. 议论文的概念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2. 议论文的主要特点 (1)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其他表达方式(最常见的是穿插记叙:用记叙交代议论的背景和对象;以记叙的事实作为论据)。 (2)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 (3)用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见解或主张。 3. 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有的议论文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就是中心论点统率各分论点,各分论点证明阐释中心论点,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论点应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句(或肯定的判断,或否定的判断)或肯定句,标志是用判断词“是”或能愿动词“应该”、“必须”、“要”等,语言要明确,不能是模棱两可、难以确定含义的语句。作为论点的句子,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认证主体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