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毒物桅与控制技术-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培训.pptx

化学毒物桅与控制技术-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培训.pptx

  1. 1、本文档共1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危害识别与预防控制技术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培训;2; 前 言;;第一部分 职业危害知识基础;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危害因素;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适应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与生产环境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二)职业性病损;1.职业病;10;职业病的致病条件和特点:;职业病的特点:;2.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多发病) ;14;前言:印度博帕尔事件;前言:东京地铁沙林事件;前言:高桥井喷事件;高桥井喷事件;1.概念 化学毒物通常是指那些在小剂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条件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损害乃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有毒与无毒并无绝对界限,如有的剧毒物质在微量时,可有治疗作用,而治疗药物超过限量,则可使机体中毒,一些似乎无毒的物质,如进入体内达一定剂量后,便能引起毒性反应。 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 ;2.毒物毒性分级:;存在形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的形式。 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 烟: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m的固体微粒。 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粒子 直径为0.1-10 μm的固体微粒。 气溶胶:漂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4、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5、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影响因素: 毒物粒子大小; 水溶性; 毒物在肺泡气与血浆中的分压差; 血/气分配系数; 呼吸的深度和速度、循环速度 ; 环境条件、气温、气湿等。;; 表皮屏障特点: ①脂/水分配系数比较重要。 ②个别金属、如汞可以通过。 ③某些气态毒物浓度较高时也可以通过。;3.消化道;6、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其他排出:;蓄积: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的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 毒物的蓄积作用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急性中毒:指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几分钟或数小时)内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慢性中毒:指毒物少量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亚急性中毒:发病情况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 迟发性中毒:脱离接触毒物一定时间后,才呈现出中毒临床病变。 毒物的吸收: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但无该毒物所致临床表现,呈亚临床状态。;损害类别:;(2)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起病急,发展快,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障碍及腱反射的减退或消失,或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化学毒物如:砷、铊、三邻甲苯磷酸酯,甲胺磷等。 (3)呼吸系统:急性中毒性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性喉阻塞,急性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化学毒物如: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盐酸、氨等。;(4)血液和造血系统: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毒性硫血红蛋白血症,中毒性溶血,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对出凝血机制的影响。化学毒物如:亚硝酸盐、苯胺等。 (5)生殖系统:包括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 (6)中毒性肝损害:肝脏是大部分化学毒物进行生物转化的器官。主要的化学毒物:黄磷、三氧化二砷、磷化氢、四氯化碳、苯胺类等。; ;(10)眼部损害:接触气态、液态、或固态刺激性,腐蚀性化学毒物造成的眼部组织的腐蚀性损害。主要化学毒物:硫酸等酸类、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有机磷等。 (11)化学灼伤:主要的化学毒物:硫酸、石灰、沥青、硝酸、氨、氢氟酸、酚等。 (12)其他:某些毒物对人体产生远期影响,具有致突变作用、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8、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窒息性气体中毒: 刺激性气体中毒: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醛类、酸类等; 有机溶剂中毒: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己甲酰胺、丙酮、汽油等; 金属与类金属中毒:铅、汞、砷及砷化氢、锰等;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苯胺等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如氯乙烯、丙烯晴、氯丁二烯、含氟塑料等。 ;A.窒息性气体;1、一氧化碳;案例介绍:;;;2.硫化氢;案例介绍:;;3、氰化氢:;B.刺激性气体;1、氯气;2、氨气;C.有机溶剂中毒;2.苯;案例介绍:苯;现场调查:;;诊断:;案例—箱包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