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磨损性能及试验.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第 PAGE #页共11页 材料的磨损性能及试验 目录 TOC \o "1-5" \h \z \o "Current Document" \h 材料的磨损性能 1 \o "Current Document" \h 磨损的危害 1 \o "Current Document" \h 磨损的评定 2 \o "Current Document" \h 磨损的类型 3 \o "Current Document" \h 4. 1, 粘着磨损 3 \o "Current Document" \h 4. 1. 1. 粘着磨损的影响因素 4 \o "Current Document" \h 磨粒磨损 5 \o "Current Document" \h 疲劳磨损 5 \o "Current Document" \h 4. 4.腐蚀磨损 6 \o "Current Document" \h 4.5.其他磨损形式 7 \o "Current Document" \h 6.相关标准 10 材料的磨损性能 磨损是由于机械作用、化学反应(包括热化学、电化学和力化学等反应), 材料表面物质不断损失或产生残余变形和断裂的现象。 磨损是发生在物体上的一种表面现象,其接触表面必须有相对运动。磨损 必然产生物质损耗(包括材料转移),而且它是具有时变特征的渐进的动态过 程。 磨损的危害 〔1)影响机器的质量,减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如齿轮齿面的磨损、机床主轴 轴承磨损等; 〔2)降低机器的效率,消耗能量,如柴油机缸套的磨损等; 〔3)减少机器的可靠性,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如断齿、钢轨磨损; (4)消耗材料,造成机械材料的大面积报废。 化膜,磨损速率减小; 稳定磨损阶段:斜率就是磨损速率,唯一稳定值; 大多数机件在稳定磨损阶段(AB段)服役; 剧烈磨损阶段:随磨损的增长,磨耗增加,表面间隙增大,表面质量恶 化,机件快速失效。 磨损的评定 磨损时零件表面的损坏是材料表面单个微观体积损坏的总和。目前对磨损 评定方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这里主要介绍三种方法:磨损量、耐磨性和磨损 比。 磨损量分为长度磨损量W1、体积磨损量Wv、重量磨损量Ww。 耐磨性是指在一定工作条件下材料耐磨损的特性。耐磨性使用最多的是体 积磨损量的倒数。 材料耐磨性分为相对耐磨性和绝对耐磨性两种。材料的相对耐磨性s是指 两种材料A与B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磨损量的比值,其中材料之一的A是标准 (或参考)试样。 eA=WA/WB 磨损比用于度量冲蚀磨损过程中的磨损。(磨损比二材料的冲蚀磨损量/造 成该磨损量所用的磨料量) 磨损的类型 磨损按磨损机理可分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冲蚀 磨损、微动磨损,按环境介质可分为干磨损、湿磨损、流体磨损。 4. 1.粘着磨损 当摩擦副相对滑动时,由于粘着效应所形成结点发生剪切断裂,被剪切的 材料或脱落成磨屑,或由一个表面迁移到另一个表面,此类磨损称为粘着磨 损。 磨损过程:粘着-剪断-转移-再粘着。 图2粘着磨损示意图 表1粘着磨损类别' 现象及原因 类别 破坏现象 破坏原因 轻微粘着磨损 芽切破坏发生在粘着表面上, 表面转移的材料极轻微 粘着结合强度比摩擦副的两基 体金属都弱 一般粘着磨损 剪切破坏发生在离粘看结合面 不远的较软金属浅层内,软金 属涂抹在硬金属表面 粘着结合强度大于较软金属的 剪切强度 擦伤磨损 剪切破坏主要发生在软金属的 亚表层内,有时硬金属亚表面 也有划痕 粘肴结合强度比两基体金属都 高,转移到硬面上的粘看物质又 拉削软金属表面 胶合磨损 .摩擦副之间咬死不能相对运动 粘着结合强度比任一基体金属 的剪切强度都高,而且粘肴g埋 大,剪切应力低于粘萩慮蘇裏 4. 1. 1.粘着磨损的影响因素 摩擦副材料性质的影响 脆性材料比塑料材料的抗粘着能力高; 相同金属或互溶性大的材料摩擦副易发生粘着磨损,反之则不易发生粘着 磨损; 多相金属也不容易发生粘着磨损; 表面处理可以减小粘着磨损; 硬度高的金属比硬度低的金属抗粘着能力强。 载荷与速度的影响 载荷增加一一粘着磨损加剧,但是有一个临界载荷;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粘着磨损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达到某一极 大值后,又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少。 表面温度的影响 表面温度升高可使润滑膜失效,使材料硬度下降,摩擦表面容易产生粘着 磨损。 润滑油、润滑脂的影响 在润滑油、润滑脂中加入油性或极压添加剂能提高润滑油膜吸附能力及油 膜强度,能成倍地提高抗粘着磨损能力。 第 PAGE 第 PAGE #页共11页 粘着磨损的改善措施:提高硬度、采用互溶性小的金属、耐磨镀层、加油 性和极压添加剂。 2.磨粒磨损 外界硬颗粒或者对磨表面上的硬突起物或粗糙

文档评论(0)

人生风雪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果有遇到文件不清或断篇的或者需要转换文件格式的情况请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完整的文档。文档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予以删除,谢谢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