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1840 1856 1860 1894 1898 1900 1911 1915 1919 1921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1851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思潮萌发 维新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 民主科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洋务 运动 北洋军阀统治 (尊孔复古逆流) 十月革命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救亡图存;近代化 向西方学习 三个层次: 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①学器物(林则徐、魏源;洋务派) ②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 ③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四大阶级: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五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个方向: 两大主题: 六种思潮: 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1 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 考试要点 已考内容 “师夷长技”的主张: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体西用思想、小论文“王韬课士的传统型与近代性”2014-22,13分 “师夷长技” 2015·江苏单科·7 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2010-7、2012-22①4分,②小论文; 从“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 重点1 一、“师夷长技”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1、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⑴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师夷长技以制夷 ⑵该主张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一主张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含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侵略,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意义: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2、阅读材料 提示:①最先冲破闭目塞听、夜郎自大的现实,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②最先收集西方信息,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从“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 重点1 二、“中体西用”思想(地主阶级洋务派 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2)概况: ①代表: ②主张: ③活动: ④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 的形势 创办一批 企业,开设一批 学堂,筹建 海军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提出“ ”的口号,逐步形成“ ”的思想。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指导了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 。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 近代 新式 近代 洋务运动 内忧外患 第一步 联系必修二,简述他们的主要洋务活动。 知识回顾:(必修二)洋务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之俗,所以治国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李鸿章全集》 表明中体西用的本质目的 史料一 (1)内涵 :所谓中学,指中国 ,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所谓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西方 。“中学为体”强调把中国的纲常礼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器装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实行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朝统治。 (2)实质:在不触动清王朝 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 统治的目的。 中国文物制度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全集》 史料二 表明中学为本的观点 传统文化 近代科学技术 清王朝 君主专制 “中体西用”思想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反映了人们对西学认识的变化 ⑴从文明史范式看 “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