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pdf

《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复习与巩固 一、 考 点解读 考点提示 1. 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 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式的不同地貌。 3. 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4. 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 ——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5. 以山岳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6. 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7. 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8. 举例说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9. 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0. 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地表形态。 11. 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知识经纬 二、要点精析 (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 .内力作用的概况 能量来源 ——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 —— 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2 .内力作用的分类 —— 按表现形式 迅速剧烈的 —— 火山喷发、地震等。 极其缓慢的 —— 地壳运动等。 3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区别与联系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它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总的趋势是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运动形式 岩石运动方向 岩层变化 地表形态 举例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表 水平位移、 绵长的断裂带、 喜马拉雅山、东非大 (1)相伴发生 弯曲变形 巨大的褶皱山脉 裂谷 (2 )不同区域和不同时 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表 隆起凹陷 高低起伏、海陆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 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 变迁 大利那不勒斯湾近代 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 海岸的变化 垂直运动为辅 4 .外力作用的概况 能量来源 ——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主要形式 —— 风、流水、冰川、生物、海浪等。 5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外力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受破坏,碎屑物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侵蚀 流水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等 作用 风力侵蚀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 U 形谷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陡崖、海蚀柱等 搬运作用 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堆积 流水堆积 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作用 风力堆积 形成新月形沙丘 冰川堆积 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地形 海浪堆积 形成沙滩 6 .各种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人类活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改造地表形态。例如,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等, 这些活动都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但是,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 又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例如,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加速河流、湖泊、水库的泥沙淤积,诱发洪涝、滑坡等灾害。 【典型例题】 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

文档评论(0)

俞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俞**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