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诱导公式的应用教学设计(第2课时)-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docx

【教案】诱导公式的应用教学设计(第2课时)-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3.2 诱导公式的应用(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诱导公式五、六(±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二)教学目标 1、从三角函数的定义出发,借助单位圆的对称性,能推导±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发展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 2、通过分析公式五、公式六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式一~公式六之间的联系,形成诱导公式的整体架构,能利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发展数学运算的素养.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 诱导公式五、六的探究. 2、难点 终边关于对称的两个角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公式二~公式四,你能说说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些公式的吗? 师生活动:学生发言回顾公式二~公式四的研究方法、研究路径,教师适时补充完善. 追问:两个角的终边除了关于原点、x轴和y轴对称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对称关系值得研究?你打算怎样研究? 师生活动:上节课已经埋下伏笔,学生交流后确定值得研究的问题:两个角的终边关于对称时,这两个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与前面类似.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公式二~公式四的研究内容、研究路径,为研究公式五、六做好思想方法的准备,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2:你能类比公式二~公式四的研究过程,探究终边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吗? 师生活动:学生类比公式二~公式四的研究过程画图独立思考尝试: 在直角坐标系内,设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1,作P1关于直线的对称点P5 (1)以OP5为终边的角为与角α有什么关系? (2)角与角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里作P1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P5,确定以OP5为终边的角时,学生可能只画一种情况(如图一),以为终边的角都是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即.因此,只要探究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即可. 追问1:提醒学生可以画终边在不同象限(或坐标轴上)的角(如图二),观察是否仍然成立? 图一 图二 图三 师生活动:这里可以采用验证的方法:先将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的射线绕原点旋转,旋转方向与角的方向相反,大小与相等,得到角的终边,再将逆时针旋转到,可以发现与OP1关于直线y=x对称.因此,与角终边关于直线y=x对称的角始终有的关系. 追问2:角的关系已经有了,那直角坐标系中关于直线y=x对称的两个点P1与P5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就图一先猜想点P1(x1,y1)与点P5(x5,y5)关于y=x对称,那么有 x5= y1,y5= x1.引导学生利用全等知识对图一进行证明:如图三,作P1关于y轴的垂线,P5关于x轴的垂线,由于P1与P5关于y=x对称,我们可以证明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因此对应边相等,将长度转化为坐标关系,就有x5= y1,y5= x1.对于终边的其他的不同位置,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证明它们的坐标依然有这种等量关系. 追问3:最后角与角的三角函数值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写出诱导公式五. 公式五:. 设计意图:此处与第一课时的公式二的研究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称轴变为直线,增加了推导的难度.将难点细化为问题串,引导学生逐个击破,经历推导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提升直观想象与逻辑推理素养. 问题3:作关于y轴的对称点,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1)以为终边的角与角有什么关系? (2)角的终边与角的终边具有怎样的关系? (3)与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与P1的坐标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4)角与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给出问题后,学生先类比问题2的解决方法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完善. (1)以为终边的角都是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即.只要探究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即可. (2)轴对称角度:角的终边首先关于直线作对称,再关于y轴作对称,就得到的终边. 旋转角度:角的终边逆时针旋转角,就得到角的终边. (3)通过观察易得:;. (4),(公式六). 追问:你能不能从代数变换角度,利用已有公式直接推出公式六?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得出: ; 设计意图:基于公式五的背景增加新的研究条件,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这里的重点是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通过适当的几何变换、坐标变换,得出角与角的关系,以及点与、P1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研究的一般方法. 通过追问,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公式,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公式,建立公式之间更紧密的联系,提升对诱导公式整体性的认识,为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提升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 问题四:例1证明:(1); (2). 师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zqxwx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于2008年9月评审通过中学一级教师,2003年6月自考取得福建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文凭,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多年来在高三毕业班任教,2017年8月,被授予2015-2017年度福建省优秀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