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哦,香雪》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哦,香雪 《哦,香雪》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中的课文。基于对新教材的关注、对“诗性小说”的个人兴趣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版)》的推荐,笔者选择了该短篇小说作为教授内容。课堂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的阅读疑问为主线,串联整堂课的文本研读。由整体感知火车意义、人物基本形象,进而聚焦到梳理关于铅笔盒的情节,并借助心理描写研读体会物象的精神意义,最后在结尾处总结提升,把握写作意图。 本课学习目标设定为以下两点: 通过理解铅笔盒的精神意义,把握人物形象,感悟生命的美好。 明确写作对象的确定,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下面将活动过程及设计意图呈现如下: 活动一:引入情境 PPT展示绿皮火车图片,并提问:在20个世纪80年代的人眼中,在凤娇、香雪的眼中,绿皮火车意味着什么? 初读交流:香雪、凤娇代表的是一群人,这群人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各抒己见:台儿沟的男孩是否向往外面的世界,为何不选择男孩作为写作对象? 【设计意图】明确火车给小山村带来的意义。明确人物的基本形象,同时让学生对作者写作对象的选择、写作视角有初步的思考。 活动二:整体感知 展示学生自主阅读时的疑问:小说的主人公是香雪,为什么花许多笔墨写凤娇? 概括凤娇的特点:你对凤娇的主要印象是什么? 假想小说情节:那个深秋的夜晚,如果是凤娇不小心上了火车将被火车带往三十里外的西山口,你预计小说的情节会怎么发展呢? 比较人物形象:凤娇与香雪这两个女孩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关注人物形象。通过想象小说情节,初步思考人物设置意图。由两个女孩对火车上事物的关注点分析凤娇的追求及其载体、香雪的追求及其载体。明确凤娇和香雪分别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和向往,明确人物间的衬托关系,理解人物的设置意图。 活动三:聚焦阅读 展示学生自主阅读时的疑问:香雪为什么执着于铅笔盒? 概括相关情节:围绕铅笔盒,概括香雪的经历。 展示学生自主阅读时的疑问:小说后半部分,香雪的心理活动为何写得如此复杂? 绘制心理变化图:用曲线绘制香雪三十里归乡路心理变化图,反映香雪心情的起伏变化。 探寻心理变化原因:体会铅笔盒对于香雪的精神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情节梳理,明确铅笔盒与香雪的联系,理解文明的落差带来的创伤的记忆。通过文本细读,明确眼里之景、心理之境,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从而把握香雪的心路历程。明确铅笔盒给香雪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让香雪从自卑走向自信,从怯懦走向勇敢,理解香雪心灵的成长。 活动四:提升阅读 展示学生自主阅读时的疑问:结尾如何理解,文章又想表达什么呢? 体会小说结尾留下的想象空间。 品读感叹句,体会结尾内涵。 小说主旨意图探究交流。 感悟作品阅读价值:透过铁凝的小说,我们了解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山村中那一代人物质上的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追求。可它又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在当代,这部作品继续引发人生思考,引发价值追求的思考:追求什么才更有价值。在现在读来,香雪的追求、香雪的成长,依然会让我们动容。拥有精神梦想,走向光明未来,价值追求的思考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的。 【设计意图】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读懂小说的时代性阅读价值和小说隐含的跨越时代的阅读意义。 活动五:评价反馈 理解作者对写作对象的选择,明确以香雪为主人公的必然性。 思考:小说主人公的设定,是出于作者表达主旨的需要。虽然说通了火车,为所有人的转变提供了可能,但是得到铅笔盒,完成人生成长的人物必然是香雪,体现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也必然是香雪。为什么?请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外在:火车的到来提供了可能。 内在:不同于别人的追求,思想意识的觉醒。香雪是台儿沟唯一上初中的人,初中是种下文化基因的地方。香雪与凤娇的两种追求的差异在于香雪追求铅笔盒是洗雪文明落差带来的屈辱。这是未曾因遭遇文明的撞击而带来屈辱的凤娇所难以理解的。 阅读与写作的启发。 多关注思考作者对写作对象的选择、对人物形象的设置,有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设计意图】回应活动一,明确作者对写作对象的选择,对主人公的定位,思考阅读与写作的启发。 [教学反思] 一、 关注学情,坚持以学定教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学情为导向,是一切课堂活动的出发点。笔者在课前收集了学生们自主阅读时的疑惑,梳理分类,发现学生的阅读疑惑主要聚焦于香雪和凤娇之人物形象理解、铅笔盒之物象作用、结尾内涵和小说主旨的把握上。以学定教,由此确定课堂设计主要以学生的自主阅读疑问为主线,引领整堂课的文本研读。根据学生的阅读疑惑精确设计教学活动主问题。主问题一:小说的主人公是香雪,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写凤娇?主问题二:香雪为什么执着于铅笔盒?主问题三:小说后半部分,香雪的心理活动为何写得如此复杂?主问题四:结尾如何理解?文章又想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