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砖雕观后感500字.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氏砖雕观后感 500字 近年来,随着于河村的魏氏砖雕被列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 门昔日单纯的家族手艺已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新路。 砖雕是指青砖上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 一种艺术形式,于河村的魏氏砖雕艺术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如何让精致的砖 雕手艺带动村民致富?隆德县将魏氏砖雕非遗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着 力培育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引导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向产业化方向迈进。 2010年,魏氏砖雕的第四代传承人卜文俊在于河村成立了隆德县魏氏砖雕 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使得魏氏砖雕由过去的单一手工制作向机械批量生产转变, 突破了手工制作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的瓶颈,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今年44岁的刘桃虹是于河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没有学习砖雕技艺之 前,自己和丈夫一年外出务工、回家务农的年收入仅有2万~3万,但自从在魏 氏砖雕有限责任公司学习了砖雕技术并且上班后,她自己一个人的年收入就能达 到2万左右。 “我从三四年前开始学习砖雕手艺,现在我在家门口工作,每个月 能拿到两千左右的工资,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正在上学的两个孩子,特别好。” 隆德山乡处处山花烂漫。记者一行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在凤岭乡于河村的一个 小山坳里,找到了魏氏砖雕产品开发公司。已过天命之年的第四代传承人卜文俊, 正在简陋的工棚里埋头创作砖雕泥塑。“噌、噌、噌……”随着青砖碎片落地, 一幅幅青砖上的美景在卜文俊的刻刀下呈现。 砖雕是我国古老建筑装饰艺术的瑰宝,是由古代的瓦当、画像砖发展而 来,大多作为大宅院的厅堂、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山墙等建筑的装饰,它 和木雕、石雕有机结合,展现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风采。由于时代的变迁,目前 从事这门艺术的人渐少。而在隆德山乡的每一个村庄里,你随时随地都会惊喜地 发现这些精美的艺术品。 隆德砖雕艺术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素以工艺精湛闻名西北。魏氏砖 雕在吸纳众家之长,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作了“纹龙脊兽”“五鬃脊兽” “狮子滚绣球”“双龙纹”“龙凤脊”“二龙戏珠”“张口兽”等作品。作品风 格独特、立意新颖、构图严谨、雕工精湛、造型生动、古朴大方,融装饰性和实 用性于一体。 卜文俊是1981年开始跟随岳父魏世祥学习制作砖雕的。魏世祥一直坚 持“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卜文俊只能打打下手,但好学勤钻研的 他在帮忙过程中,把打泥、制坯等关键技术环节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并烂熟于 胸。就这样,这门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在卜文俊手上继承沿袭下来,卜文俊还 向乡亲们教授砖雕技艺,带动大家就业致富。2011年砖雕公司产值近40万元, 20多个雇工中熟练工每月可收入3000元以上。 每年4月到10月的半年时间是砖雕公司订单最多最忙碌的时间。来自 固原地区、甘肃、陕西客商的订单纷至沓来。这却让卜文俊一筹莫展,因为创作 规模扩大,场地却有限,砖雕作品几天时间就把数百平方米的院子摆满了。为进 一步保护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卜文俊正打算在公司原址上建成一座集魏氏 砖雕创作、设计、研究、保护为一体,生产、生活拥有独立功能区块的砖雕文化 艺术场所。初步计算建设成本需要百余万元。目前,隆德县经过调研已拨给卜文 俊30万元无息贷款,卜文俊还在为剩余的几十万元四处奔走,以确保这一青砖 瑰宝永不凋谢。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