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诊断标准 (一) 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1. 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2. 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 发热: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其提问调定点超出正常范围。 功能障碍:指身体、心里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分为器官水平的病损、个体水平的残疾、社会水平的残障。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诊断标准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诊断标准 (二)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EV71、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抗体: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治 疗 (一)单纯手足口病治疗 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适当休息,清淡饮食 3、对症治疗 4、病因治疗:病毒唑喜炎平 5、中医中药 治疗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中药: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 (二)重症病例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0.5~1.0g/kg·次,每4~8小时一次,20~30min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速尿。 (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治疗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及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免疫:指机体事变和排除非己抗原异物,以维护内部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其功能包括防御、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三方面。 (二)重症病例 (3)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mg/(kg·d);地塞米松0.2~0.5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天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20mg/kg·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g)或地塞米松0.5~1.0mg/(kg·d)。 (4)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 治疗 激素:是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手足口病 内容 1、什么是手足口病 2、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3、怎样做好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71)最常见。 定义 传染病:是指病原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病毒: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病毒: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流 行 病 学 传染源 人 是本病的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壮带菌者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并引起病理变化。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易感人群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并引起病理变化。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 流行方式 消毒:是指杀灭或消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一)普通病例表现 病毒潜伏期一般在2-10天,常见为3-7天,最短在24小时内。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 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邵**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